第六十四章:雷聲大(2 / 2)

北宋官家 月麒麟 5793 字 5個月前

說著話,太後的聲音微偏,似乎是在對旁邊人說話,道。

“宣製吧!”

“是……”

恭敬的聲音響起,不過片刻,眾人便瞧見,從珠簾後,走出了一個頭發花白的宦官。

入內都知藍繼宗!

見到他的身影,眾人不由都打起了精神,不出意外的是,藍繼宗在眾人麵前站定後,便從身後內侍捧起的托盤中袖中拿出一份製書,緩緩展開。

於是,在場眾人當中,馮拯的臉色頓時一變。

有製書下,但是,中書卻提前沒有接到任何的消息,那麼,隻能是涉及到大除拜的內製。

難不成……

馮拯的心亂如麻,立刻抬頭看向藍繼宗,因著殿中諸臣,他站位最前,所以,一眼便瞧見,那托盤當中,共有兩份製書。

未及細想,便聽得藍繼宗已然開口讀道。

“朕祗若盛猷,紹膺洪業,乃眷儲貳,實鐘善祥,任以政經,俾其練習,眷言協讚,允屬輔臣。”

“樞密副使、兵部尚書、太子賓客、尚書左丞、內客省使錢惟演,敦厚守禮,粹溫凝識……可門下侍郎,戶部尚書,太子少保,延福宮使,加參知政事。”

什麼?

聽到最後一句話,所有人都抬起了頭。

他們所有人都以為,藍繼宗親自出來宣製,而且,還用的是內製,必然是要拜相。

但是,如今他們聽到的,卻隻是遷為參知政事?

雖然說,參知政事屬於八員執政之一,其地位僅次於宰相,但是,用得著保密措施這麼嚴謹嗎?

眾人之中,尤其是任中正,下意識的直接看向了一旁的王曾,眼中儘是詫異和惱怒。

倒是作為主角的錢惟演自己十分平靜,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道。

“臣,謹受命。”

於是,底下眾臣心思各異,但還未等他們有所動作。

藍繼宗便又捧起托盤中的另一份製書,讀道。

“朕奉若前猷,思皇至治,敦尚儒雅,式合彬彬之風,柬求端良。”

“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呂夷簡,學探奧妙,器蘊宏深……可禮部侍郎,給事中,加參知政事。”

話音落下,眾人又紛紛看向一旁的呂夷簡。

不過,這次他們的意外就少了許多。

畢竟,這次議事召見的都是宰執大臣,呂夷簡被特召而來,用意何為,他們多多少少也有所猜測。

隻不過,讓他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

不出意外的話,剛剛太後詢問呂夷簡對丁謂一案的看法,應該就是對他最後的考驗。

內製不同於外製需要經過多道流程,內製的擬定,全盤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換句話說,在宣製之前,皇帝可以隨時取消內製,這在往常並不是沒有先例的。

之前寇準鼓動先帝命太子監國的時候,就是已經讓人擬定好了製書,隻待第二日早朝便要宣布。

結果就在宣布的前一天晚上,丁謂連夜進宮遊說,說動先帝將製書追回。

這也就意味著,呂夷簡拜參知政事的製書雖然已經擬好了,但是,能不能宣讀出來,還要看太後和官家最終的意思。

再直白的說,這份任命最終是否下達,要看的,就是呂夷簡剛剛的回答是否能讓太後和官家滿意。

如今製書下達,說明,呂夷簡通過了這次考驗。

可問題就在於,呂夷簡剛剛的說法,雖然也讚成將丁謂流放,但是主張不加株連,也是有寬恩的意思在的。

但太後和官家,又分明一直是想要嚴懲丁謂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時之間,眾人眉頭緊鎖,隻覺得有一重重的疑惑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