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板一定要多加小心,日元變成廢紙我不介意,可你們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楊團長放心,自保我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楊鋒給馬老板夾菜,而馬老板也為楊鋒斟酒,儘管沒什麼見麵的機會,可兩人卻惺惺相惜、彼此都很敬佩。
“具體要去哪裡,用不用我請謝大員打點打點門路?”
“西北、青海,我都已經安排好了,這次回去就動身,我曾往那邊販賣過幾批軍火,跟當地軍閥相處的不錯,貿然請謝大員出麵,我擔心會節外生枝。”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不過這次回來之後,馬老板也采取些新的法子吧,不要再一次次的親身涉險了。”
“新的法子?”
“如今三王山的稅收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每個月困仙洞的軍火產量也是穩中有升,這麼一來我就想把錢用在其他方麵上。”
“例如那?”
“購買英美的戰爭債券,還有投資他們的土地和大型企業,這步棋走對的話,未來咱們的子孫後代就不用發愁了,這將是一份可以傳承的財富。”
“……”
楊鋒說的很認真,誰知馬老板卻沉默了起來。
等他獨自喝了一杯酒,然後才嚴肅的問道。
“楊團長,你這是認為國軍不可能獲勝,預先就鋪好後路了?”
“恰恰相反,我認為國軍必勝、小小的日寇不足為懼,真正的威脅是在打贏之後。”
“我不太明白。”
“國軍和國府……都太過腐敗了,我擔心擊潰日本人之後,會爆發大規模的內戰,我不想看到中國人打中國人。”
“原來如此,我也有這方麵的擔憂,可是遠沒有楊團長想的遠呀!”
“嗬嗬嗬,一切都是預見,也未必會成真。”
“不,未雨綢繆總是好的,正好有幾個美國人一直想要跟我合作,那我就跟他們多接觸接觸好了……”
接下來話題一轉,楊鋒就跟馬老板詢問了很多三王山的近況。
從潭州一帶撤向山城的民眾,又有數萬人輾轉去到了三王山,而且繼聯合大學之後,殉國軍人子弟撫育所也建立起來了,目前已經收容了600多名孤兒,近千名家屬。
除此之外還有十多間工廠遷到了三王山,這無疑是進一步推動了三王山的發展。
楊鋒跟黃先生談及的培訓學校也建立了起來。
機械維修、電工木工、駕駛建築、化工紡織、士官培訓……
整個三王山已經有1500人在進行各種職業學習了,看著三王山蒸蒸日上的模樣,馬老板也表示了對楊鋒的濃濃敬佩。
亂世當中興建一片樂土。
這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勇氣呀!
於是借著酒酣耳熱的時機,馬老板第一次朝楊鋒低頭鞠躬,用行動承認了楊鋒的領導地位、自己的從屬身份,甚至就連稱呼也從楊團長變成了東家……
這頓酒喝了足足兩個小時,楊鋒和馬老板也聊了很多很多。
最後是楊鋒派蛤蟆把人送回了旅館,而他自己也深深體會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
剛來到這個時代,楊鋒隻想狠狠的教訓日本人,讓他們為自己的侵略行徑付出代價,可是一步步走到今天,楊鋒肩負的責任是更加明確了。
除了抵禦日寇外,他還要守護身邊的眾人,還要給三王山民眾一個安穩的生活,並且還要幫助中國在世界大戰中爭取更大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