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實際上,楊鋒他們受到的傷亡卻非常有限,日軍3-40發炮彈都未必能殺傷新一旅一個弟兄。
這當然不是什麼奇跡,完全就是現代防禦設施的巧妙設計。
乍一看普普通通的帆布土牆,實際上裡麵卻是內有乾坤。
營地裡麵有詳細的分區,中間用沙袋和帆布袋土牆隔絕開,然後彈藥和人員都儘可能的隱藏在地下,這樣就算敵人的迫擊炮落下,彈片和火焰的毀傷也十分的有效。
相反日軍缺乏攻堅的利器,可楊鋒這邊的80mm迫擊炮、120mm迫擊炮卻能給予敵人重大又持續的殺傷。
這些不久之前才伏擊新一旅的敵人,現在可就沒有當時的神氣了。
他們需要一麵忍耐炮火,一麵挖掘野戰工事。
偏偏新一旅有無人機做校準,迫擊炮打的是又很又準,逼得日軍乾脆放棄了龜縮,直接拉開散兵線就對著營地發起了猛攻。
可這卻是更加錯誤的決定。
在日軍的認知中,眼前的營地肯定是彈藥有限、武器不足,是臨時拚湊的不足為懼,隻要能夠靠近,他們自傲的刺刀就能結束楊鋒這邊的抵抗。
誰知十分鐘之後,日軍步兵好不容易來到營地跟前,迎接他們的卻是地雷和平均3-40米一挺的大量重機槍。
就這個火力密度,遠比新一旅在小山陣地時還要誇張,日軍的擲彈筒都擺不下去就會被直接乾掉。
負責指揮的日軍少佐,舉著望遠鏡的手都在哆嗦。
“八嘎呀路!難道新一旅是佯敗,專門在這裡儲備了物資、修建了營地?然後引我們來進攻?但是不可能呀!”
“……”
聽著少佐的自言自語,周圍的軍官、士官沒一個搭腔的,因為他們也同樣是百思不得其解。
短短20分鐘的戰鬥,已經有5-600日軍倒在營地前了,如果算上之前的傷亡,至少一個大隊都折在這裡了。
無奈的少佐隻能命令撤退,然後做出了全新的判斷。
“命令炮兵加速行軍,下午必須趕到。”
“嗨!”
“命令周圍部隊向我靠攏,必須要殲滅新一旅的殘軍。”
“嗨!”
“聯絡神樂大佐,我們已經堵住了他的大魚,也許他有興趣到現場來看一看……”
隨後的一個白天,戰鬥可就變了副樣子。
日軍不再草率的進攻,雙方間展開了炮擊與反炮擊。
日軍一個92炮小隊剛剛抵達,炮彈箱子才剛放到地上,楊鋒這邊的炮彈就到了,殺人毀炮、硬是讓日軍一炮都沒打響。
少佐不服氣,直接命令釋放煙霧彈,接著60迫擊炮舍命上前,冒險對著營地裡麵急速射,成功給楊鋒這邊造成了一些傷亡。
但是那些彪悍的炮兵,很快就被營地的重機槍消滅的乾乾淨淨了。
一招不成又來一招。
少佐乾脆呼叫了空中支援,他現在也顧不上活捉楊鋒的命令了,直接讓戰鬥機朝著營地裡麵投彈、掃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