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因為經費吃緊,一般都無法進行實彈射擊,很多新兵在正式上戰場之前都隻能端著槍比劃比劃。
況且這些士兵剛進行完20公裡的強行軍,疲憊至極能把槍舉起來就不錯了,可是看他們打靶的準確率還是非常的驚人,難道楊鋒耍什麼把戲了?
表麵不動聲色,可吳參座卻直接就走下了主席台,他來到打靶士兵的身邊,近距離看著他們采取臥姿、蹲姿和站姿開火。
當然也看清了弟兄們領口、腋下因為奔跑而被汗水浸濕的軍服。
沒錯了。
就是剛才強行軍的那批人,可是看他們這精準的槍法,已經不比日軍老兵遜色多少了。
前後十來分鐘,射擊方麵的較量就結束了,效率堪稱一流。
淘汰後麵的十多個人後,主席台上自然是一片唉聲歎氣,還有人忍不住抱怨起來,弄得楊鋒是連連跟那些運氣不好的將官抱拳賠罪。
隨機投彈的較量就開始了。
一個立定站姿。
一個臥姿。
一個三步助跑投。
頓時訓練場上就熱鬨了起來,在鐵背旅弟兄們的加油聲中,參加較量的這幫小子也是拚了,一個個的憋著一口氣,連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
你扔40米?
那我就是拚老命也得扔出41米,這麼一來結果自然是再次震驚了諸位將官。
想想自己的部隊,扔30米就算是及格了,偶爾出一個能扔40米的,那就算是特長兵了。
誰知眼前這幫妖孽,上來一個50米,上來一個50米,居然還有一個扔出了60多米的誇張成績,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也未免太大了。
當然了,這些將官不會明白,這是技巧、訓練和體能的綜合結果,但是簡單反映在眼前,那就是他們的兵,遠遠不如鐵背旅的兵精悍,同樣扔手榴彈,他們就炸不到楊鋒的手下。
很快,投彈環節也結束了,代表選手又被刷下去十多個,最後剩下的八個人,他們可就在同伴的歡呼、怪叫聲中,拿起練習用的刺槍,捉對站在了一起。
“最後一項,拚刺,先命中對手胸口、腹部,或迫使對手投降者為勝利,方可進入下一輪的較量。”
“殺……”
蛤蟆話音未落。
血淋淋的呐喊可就從八個人口中噴湧而出,然後他們就端起刺槍,死盯著對方,移動腳步開始尋找出手的機會。
中日開戰以來,國軍在拚刺上吃虧無數,不少老兵都視日軍的拚刺為第一威脅,連日軍的飛機、大炮都要往後排。
在殘酷的戰場上,往往一個班的國軍都未必能對付背靠背的兩個敵人,所以看到鐵背旅的弟兄進行拚刺較量,不少將官可就乾脆站了起來。
“加油!”
“上啊!”
“你們繞什麼圈子呀……”
不知不覺當中,這些將官也開始上頭了。
他們為自己的代表加油助威、催促叫罵,誰知電光火石之間,有人就發起了凶猛的突刺。
“殺……啊!”
一眨眼的功夫,兩個經驗不足的就被淘汰了。
另外兩對也沒有拖延多久,其中一個高瘦的家夥采取了猛攻戰術,一槍緊接著一槍的刺向對手,迫使對手連連後退,最後防守動作一變形,立刻就被一槍紮到了肚子。
最後剩下的那對,其中一個又矮又壯的家夥,他則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戰術。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