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心中猶豫,要不要兌換一批車輛來趕路時,之前派出的小股部隊過來彙合了,順便還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
“附近發現了大股難民?”
“是,足足有2-3萬人,男女老少的,光是隊伍長度就超過了十公裡。”
“打仗嘛,難免的。”
“可、可他們大多數都是華僑。”
“嗯?”
這可就完全不同了。
之前抗戰爆發,南洋華僑是捐款捐物,甚至是以機工、義勇軍的身份參戰,現在他們落難了,楊鋒實在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稍後等他趕到一處小山丘,舉起望遠鏡來一看,心中頓時泛起一片酸楚。
這哪裡是幾萬人呀!
恐怕得有十萬八萬,而且隊伍長度也超過了十公裡,並且不是一股而是在7-8公裡的範圍內,足足有大大小小的六七股。
這麼一來楊鋒就乾脆收起望遠鏡,帶著手下就跑了過去。
公路上的這些人,一個個麵黃肌瘦、風塵仆仆、雙眼無神,不用問就知道是走了很久的路。
恐怕他們全部的家當,就是拎在手裡的箱子或是背在背上的包裹了,楊鋒他們幾個插入隊伍,甚至都沒引起這些人的注意。
楊鋒左右看了一眼,接著就來到了一個戴眼鏡、穿長衫的老先生身邊。
這家人應該是三口,老先生、中年女人,還有女人懷裡的孩子,看他們的衣服比其他人要稍好一些,況且那搖搖晃晃的步伐也肯定走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老人家,打擾一下,更不能聊幾句?”
“啊?你們、你們是……”
“我們是遠征軍的。”
“哦……”
聽到楊鋒自報家門,老先生眼中的緊張卻不見絲毫的消退,一旁的中年女人更是拉著老先生的袖子就想要離開。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站住,不許跟我們旅座這麼說話。”
“旅座?”
楊鋒想攔也晚了一步。
不過等老先生他看了看周青雲和小徐,確定楊鋒真的是一名將軍後,腳下反而是站定了,還朝著楊鋒拱手為禮。
“這位將軍怎麼稱呼呀?”
“楊鋒楊兆青,我是國軍十八軍的,現在是遠征軍司令部的作戰參謀。”
“你、你就是楊兆青?楊瘋子?”
“老先生聽過我的名字?”
“我大兒子在國內作戰,他在信中提到過你……”
有這樣的緣由,老人和中年女人才徹底打消疑慮。
一轉眼他們是一邊吃的楊鋒的玉米餅子,一邊講述情況。
身在禪國的華僑,種田務工的比較少,多數人都是經營一些小生意,什麼雜貨店、藥店、飯店或者是洋行,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中生活。
日軍占領仰光後,他們就開始了逃難的旅程。
英軍一退再退,他們也跟著一逃再逃。
中途遠征軍一度穩住了局麵,他們還以為回家是指日可待,沒想到英國人突然就跑去了印度,害的他們也得再一次上路。
積累的家產早就花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