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長官,家父的腦子不太清楚,但他絕沒有惡意呀!”
“你是什麼人?這老頭是你父親?”
“我叫李金塘,家父李善雨,我們就住在錦城,我們的確是父子。”
“……行了,那你過來吧!”
楊鋒鬆開了小老頭的手腕。
下一秒中年人就拉著小老頭,不停的安撫、勸說,總算是沒有讓衝突繼續升級……
片刻之後,小老頭李善雨捧著苞穀餅子,大口小口的吃個不停時,楊鋒也在一旁和李金塘打聽了一番。
老人家的確是北洋水師的一員,還曾是一艘戰艦的副管帶。
大東溝海戰後,老人家落水幸存,後來聽聞《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一氣之下就返回了家鄉錦城。
後來幾十年間就一直經營祖業,再沒有再離開過錦城……
“民國二十六年,日寇來犯,家父一氣之下是大病一場,然後人就變得糊裡糊塗的了,清醒的時候很少……”
說到這裡,李金塘也是滿眼的疲憊。
楊鋒唏噓之下,還是感覺有點奇怪。
“既然是這樣,那你們怎麼又到三王山來了?”
“不久之前,家父湊巧聽說了楊將軍你在禪國的所作所為,還有你收拾美國人的事情,結果就說什麼都要見你一麵。”
“原來如此,李老真是錯愛了。”
“是我們給楊將軍添麻煩了。”
“我剛剛聽李老說要打造海軍?”
“讓楊將軍見笑了,北洋之事,一直都是家父的心病,他糊裡糊塗時,總是見人就說要打造海軍、重振海防,可這哪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呀!”
“……”
又看了一眼如孩童一般天真無邪的老人家,楊鋒是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民間不是沒有有誌之士,怪就怪山城國府太拉胯了。
這老人家就這樣蹉跎半生,最後人都癡傻了,居然還不忘國仇家恨,要不是今天湊巧遇上了,恐怕就要無聲無息、帶著天大的遺憾離開這人世了。
“是兆青不好,晚來了20年,不然我還真能拿出200萬大洋,讓老先生實現他的海軍夢。”
“……”
楊鋒有感而發。
誰知李金塘聽了,臉上卻忽然露出了古怪的神情,但楊鋒卻沒有注意到,他恰巧轉身對著蛤蟆招了招手。
“蛤蟆?”
“是”
“安排兩個弟兄,陪老爺子和李兄好好的轉一轉。”
“明白。”
“李兄,我還有些雜事纏身,所以就不陪著你們了,你們在三王山的用度開銷,全掛我的賬。”
“這怎麼好意思?”
“千萬不要推辭,這點錢就算是我孝敬老爺子了。”
“……”
安排好之後,楊鋒鄭重朝老爺子敬禮,然後就朝龍河工地走去。
誰知李金塘臉上糾結半天,最後還是下定決心,舉手高呼了起來。
“楊將軍,你說要重建海軍是認真的?”
“當然。”
“那你是代表自己,還是代表山城國府?”
嗯?
這話問了很有深度呀!
敏銳的楊鋒是再次轉回來,立刻就看到李金塘攙著老爺子走了過來。
“國府現在囊中羞澀,不過我個人願意先做一些預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