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當楊鋒馬不停蹄的趕到,恰巧就碰到了一次發射試驗……
在炮廠那巨大又隱秘的靶場。
保安團的弟兄先把場地檢查了三遍,確保連耗子都沒有一隻後,蒙著帆布的樣車才緩緩駛來。
楊鋒他站在觀察區內,一顆心也是不由的開始加速。
旁邊炮廠的工程師、廠長、老師傅則是七嘴八舌的給楊鋒介紹情況。
“旅座,之前已經進行過十次實驗了,我們先後修正了一係列的小問題,到今天為止,可靠性應該能夠達到八成。”
“才八成?這可是要拿上戰場的東西,不說十成起碼也得要九成五呀!”
“是是是,我們繼續精進。”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
“是火箭彈的落點太過分散,飛行姿態難以掌握。”
“那應該有幾方麵的可能,一個是彈體的配重或飛行翼,另一個則是推進藥,灌裝或配比不夠精確……”
楊鋒滔滔不絕的說道,結果卻聽得周圍一圈人下巴都掉了下來。
他們是萬萬沒想到,楊鋒竟然還是一位隱藏的技術大牛,分析問題更是一針見血。
豈不知楊鋒專門兌換了相關的軍工技術,就是為了繼續推進三王山困仙洞的技術發展,做好鐵背旅堅實的後盾。
另一邊,樣車上的帆布已經摘掉了。
那造型果然跟後世電影、紀錄片上有8-9成的相似。
溪口二型卡車上,背負著一排精巧的鋼架,而鋼架上麵則是固定著一枚一枚的碩長火箭彈,每一支都足足有碗口粗細。
負責測試的人員,圍著卡車是轉來轉去,在離開前最後一秒,還不讓把駕駛室風擋前的鋼板放下來,免得火箭彈的尾焰損壞車身。
“報告,準備完畢,隨時可以進行測試。”
“那麼……開始。”
“是!”
一聲令下,測試人員就直接按下了按鍵。
刹那間……
“噗、唰唰唰唰唰……”
鋼架上的16枚火箭彈,一枚緊接著一枚的升空,狂熱的尾焰吹的地麵是塵土飛揚,巨大的噪音叫人本能的捂住了耳朵。
這聲勢可比107火威猛多了。
楊鋒看著天空中一道一道遠去的火焰,心情可是尤其的澎湃。
口徑130,單枚裝藥超過8公斤,美中不足是射程差了點,隻有七公裡左右,但這是火藥技術導致的,誰都沒有辦法。
不過一輪齊射下來,將近3000平米區域內都將寸草不留,不要說什麼人了,就是輕型裝甲目標都會化為廢鐵。
“轟轟轟轟……”
遠方猛烈的爆炸還在繼續,楊鋒這邊一群人已經跳上自行車,飛快的朝炸點跑去。
等大家到地方一看,專門平整過的地麵上,一個個黑漆漆、冒青煙的炸坑是觸目驚心,布置在這邊的一些靶子、工事、牛羊都已經慘不忍睹了。
當測試人員摸出小本本,一項一項開始記錄時,楊鋒卻離開人群,自己來到了一根等人高的木樁跟前。
首先是火焰灼燒的痕跡。
接著是嵌入木樁的彈片。
除此之外還有木樁無法顯示的爆炸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