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當頭一棒(4章合1)(2 / 2)

所有評分70以上的部隊,輪番上陣,采取車輪戰的方式,消耗日軍的力量,鐵背旅的炮兵絕對的一視同仁,每次進攻都會給予強大的炮火支援。

另外楊鋒的王牌鴿子團,飛手們也控製無人機參戰,一邊提供空中偵查,一邊攜帶炸彈攻擊日軍的兵線、摧毀日軍的炮兵陣地。

儘管日本人想了很多辦法,到後來乾脆把火炮撤出陣地,藏在大樹。

可是在48小時後,楊鋒幾乎蕩平山口敵陣,馬上就要直麵肇慶時,戰局卻發生了180的逆轉……

“總指揮,日軍一支部隊突然出現,人數不詳,正在快速殺向我們的側後。”

“在什麼位置?”

“就在這裡,距離咱們30公裡,要不是偵查騎兵發現,我們還不知道他們的存在那?”

“這是左勾拳,總指揮咱們不得不防呀!”

指揮部的帳篷中,李伯俊一邊聽著軍官的叫嚷,一邊在大部隊側麵畫了一個巨大的箭頭。

“既然有左勾拳,那就一定有右勾拳配合,命令偵查營,加強對右翼的偵查,50公裡範圍內都不能放過。”

“是”

“總指揮,白雲山山口的日軍,突然向我們發起了反擊,數量至少兩個聯隊,前沿的弟兄們要挺不住了。”

真是叫人意外,向來死硬的二連長也會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說明情況有多麼的糟糕。

臉色嚴峻的楊鋒還沒說話,蘇倩倩也從隔壁帳篷衝了過來,這一刻她抓著信紙的手都在哆嗦。

“旅座,美軍偵察機的報告,咱們正麵出現了六萬日軍。”

“六萬?”

“沒錯,敵人從羊城傾巢而出,正順著山口朝咱們撲來,快做決斷呀!”

“旅座,我帶一團殿後,你們快撤。”

“旅座,我帶三團去保證路徑,讓順子保護旅部。”

“旅座……”

“都冷靜點!”

生死一瞬,受這恐怖氣氛的影響,大家都不由的急躁了起來。

幸好楊鋒足夠沉穩,一聲大喝就鎮住了惶惶不安的眾人。

作為4.5萬大軍的主心骨,楊鋒表現的非常合格,果斷且決絕,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命令炮兵集中轟擊山口,阻斷後續的日軍。”

“是”

“全軍開始後撤,一切無關的東西統統丟棄,可是誰敢扔下一個傷員,我立刻就槍斃了他。”

“是”

“一團堅守中央陣地,二團準備接應,三團掩護旅部先走,開路的任務交給第四軍李軍長負責,另外左翼由66師節節抵擋,右翼由63軍681團、554團、暫編17團頂上……”

必須承認,在天大的壓力下,楊鋒的頭腦依然是條理分明。

一條條命令從指揮所發出,4.5萬國軍、這個龐然大物就迅速的行動了起來。

隻是當炮聲隆隆,日軍潮水一般的攻勢被打斷後續,結果隻能在國軍陣地上撞得頭破血流師,權飛他們才漸漸意識到,楊鋒為了抵禦日軍,竟然派出了大批評分不到30的部隊。

誰說有鐵背旅不惜代價的炮火支援,可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太弱了,結果就跟日軍拚的非常慘烈。

不到一個小時,左翼就被日軍突破了三處,無奈的老高隻能帶著旅部警衛營和運輸營去堵窟窿。

不到三個小時,右翼就更是糟糕,日軍在衝上陣地後,雙方就開始了死命的反複爭奪。

63軍的幾個團,始終無法趕走日軍,到最後楊鋒就連甜水和工兵營都派了上去。

好不容易堅持了一個白天,當夜幕降臨時,各部彙總上來的損失簡直叫人膽寒。

炮兵消耗了三分之一的彈藥,好不容易將六萬日軍的主力堵在了白雲山以東。

一團堅守的中央陣地,成功消滅了日軍一個聯隊,可是在楊鋒的左右兩翼,國軍卻損失了6000多人。

關鍵還是在身後,李軍長率領的第四軍,帶著旅部和輜重、傷員已經撤到了西江西岸,算是暫時遠離了日軍的威脅。

可是彆忘了,日軍的兩支偏師還在日夜兼程的移動,第四軍還沒有逃出他們的包圍圈那。

“旅座,日本人又上來了。”

“這是想黏住咱們,給我狠狠的打。”

“是”

二連長待不住了,對著楊鋒鄭重敬禮之後,直接去前沿盯著了。

看日本人的這股瘋狂勁,他們肯定是想要一戰殲滅鐵背旅,但誰是真正的獵物,現在還言之太早。

“順子?”

“在”

“準備接應一團,還有機炮營準備,所有的車輛必須彈齊、油滿。”

“是”

“旅座,還有一些物資沒來得及帶走,尤其是好不容易運來的糧食,您看……”

“全部集中在路邊,叫每個弟兄路過的時候,能帶多少帶多少,其餘的你們就不用管了。”

“明白……”

日軍仗著無限的增援,一波一波的不停衝擊,衝的一團陣地也是搖搖欲墜。

隨著海量彈藥的消耗,陣地前已經堆滿了日軍的屍體,可他們就算是三換一、五換一,仍舊是給一團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關鍵是整整一天的戰鬥下來,一團的弟兄們已經十分的疲憊了,可日軍卻總是能夠以生力軍的麵目出現!

“突擊!”

“天皇陛下萬歲……”

“叭叭叭、叭叭叭、噠噠噠噠……”

又一輪猛攻開始了,漫天的照明彈下,潮水一般的日軍衝了上來。

頓時一團的戰壕中各種武器是瘋狂的開火。

好像這種用人命換子彈的戰術,日軍卻好像是樂此不疲。

15分鐘之後,日軍的攻勢崩潰了,並且留下了上千具屍體,就在一團的弟兄們按照慣例,伸手去腳下的彈藥箱摸索時,有人卻大叫了起來。

“老子的彈匣打光了,誰給我幾個?”

“接著,省著點用,我也不多了。”

“該死的!彈藥?彈藥那?”

這時二連長肩扛一箱,臂夾一箱,躲過擔架上的傷員,馬上就吼了起來。

“彈藥來了,人人都有。”

“團座你怎麼上來了?”

“怎麼?看不上我呀!”

“不敢”

“弟兄們,咱們是鐵背旅的一團,是天下第一團,釘在這裡的話,就一個小鬼子彆想過去。”

“哦哦哦哦……”

誰知陣地上一片鬼哭狼嚎,疲倦欲死的弟兄們還在用嚎叫給自己鼓勁時,傳令兵已經貓著腰竄了過來。

“一團長,旅座的命令,叫你們立刻撤退。”

“撤退?”

“沒錯,二團已經在三公裡外布置好防線接應你們了。”

“都聽到了吧?撤撤撤……”

就這樣,在二連長的催促下,上一秒還決心血戰到底的一團弟兄,這一秒就紛紛腳底抹油了,還不忘帶走所有的彈藥和裝備。

因為他們確信,楊鋒肯定有了更好的安排,那麼就自然不用介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了。

“劈裡啪啦、呼呼呼……”

道路兩側,大火在不停的蔓延。

一團的弟兄們剛一靠近,馬上就聞到了糧食特有的焦糊味道,那麼燒的是什麼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好不容易運來的糧食,竟然……

難道局麵真的惡劣到這個地步了?

有些擔憂的軍官,突然加快速度就衝到了二連長身邊,然後就小聲的詢問了起來。

“團座,旅座這麼乾,是不是擋不住日軍了?”

“彆胡說,旅座肯定有他的考慮。”

“……”

“再說了,燒了也比留給日本人強。”

“這倒也是,萬一情況真的不好……”

“那一團就不走了,咱們兄弟在一塊,更搞死多少是多少。”

咬著後槽牙,二連長擠出了這句話,顯然是心裡也不如嘴上這麼篤定……

一團前腳離開。

日軍後腳就發現了。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自然是奮起直追。

在那照明彈的光亮下,三個大隊的日軍衝在最前麵,槍口上還掛著刺刀。

當他們也追到了大火的區域,士官剛一報告上麵,日軍高層可就樂了。

“呦西呦西!”

“楊鋒開始倉皇後撤,竟然連糧食都來不及運走,這一仗他們已經是必敗無疑了。”

“司令官閣下,你已經打敗了楊鋒楊兆青。”

“諸君,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

“天皇陛下……萬歲!大日本帝國……萬歲!”

情緒一上來,一大群佐官跟幾個將官就不由的高呼了起來,連帶附近的日軍也是振臂高呼。

隻不過歡呼結束,神樂這家夥就突然站了出來。

“司令官閣下,請您還是提高警惕,雖說楊鋒焚燒了糧食,可前沿的報告卻沒有發現一名支那傷兵,這就說明楊鋒的後撤是有計劃的,他的部隊還沒有徹底喪失戰鬥力。”

“納尼?”

“在楊鋒落入包圍圈之前,我們都不應該太過樂觀。”

“喂!你還真是個掃興的家夥。”

“你是不是被楊鋒給打怕了,如果真的是這樣,不如你就先回北平吧,這裡不需要膽小鬼。”

“嘻嘻嘻、哈哈哈哈……”

“八嘎!全部給我閉嘴。”

“嗨!”

駐守羊城的日本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古莊乾郎中將,他先是製止了手下的譏笑,然後才仔細打量了神樂幾眼。

雖說有些掃興,可神樂的提醒不無道理。

楊鋒手下4.5萬兵力,經過這段時間的消耗,應該降低到3.5萬左右了,可日軍這邊主力五萬,兩支偏師3.5萬,已經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不過麵對神秘莫測的楊鋒,古莊中將也不想陰溝裡翻船,甚至被楊鋒絕地一擊,造成巨大的損失也很不劃算。

那麼小心點就小心點好了。

“神樂大佐以你對楊鋒的了解,他會耍什麼花樣?”

“十分抱歉,我暫時還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這樣吧,神樂大佐你去前沿,有什麼發現就馬上聯係司令部。”

“嗨!”

誰知神樂還沒等支起腰,軍官就舉著電報跑了過來,迅速遞到了古莊中將的麵前。

等古莊中將掃了一眼,臉色就不由的尷尬了起來。

“追擊部隊遭到了鐵背旅的阻擊,原來在三公裡之外,楊鋒安排了迎接的部隊。”

“真是個狡猾的家夥。”

“不要緊,好像這種臨時防線,是不可能擋住我們的。”

“沒錯,進攻繼續進攻,徹底壓垮他們的抵抗。”

“但這至少說明,神樂大佐的判斷沒有錯。”

“……”

“神樂大佐,一切就拜托你了。”

“嗨!”

再次舉手敬禮,神樂終於轉身,奔向了楊鋒所在的戰場……

“突突突、噠噠噠、嗖嘭嘭……”

順子的二團作為生力軍,結結實實的給了日軍一個當頭棒喝。

雖說他們的防線簡陋,可他們射出的子彈卻一點都不含糊。

盲目衝鋒的日軍很快敗下陣來,於是又開始重新組織進攻,開始把對手換成二團,進行新的拉鋸戰。

衝鋒、擊潰!

再衝鋒、再擊潰!

拖拖拉拉的打到淩晨兩點,日軍這邊都沒什麼進展,三神樂來到前沿一看,馬上就調整了主攻的方向,選擇從側翼突破。

結果一個小時後,左翼的國軍首先崩潰,二團在失去側翼掩護後,隻能繼續向西河方向撤退,至於日軍自然是換了幾個大隊,重新開始窮追猛打。

黎明時分,二團撤到西河東岸,移動速度直接歸零,終於是讓日軍追了上來。

這片區域內,西河上共有五座橋梁,但隻有一座石橋可以供汽車通行,其他的都是小規格的木橋,可是在這一刻卻至少有1.5萬的國軍被困在了東岸,場麵相當的混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