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挑釁?(1 / 2)

馮剛萬萬沒想到,本來是破壞楊鋒和美國人的交談,居然又變成讓楊鋒出風頭了。

這個人怎麼會如此的難纏?

現在距離大會開始還有點時間,那麼就不能讓楊鋒再繼續囂張了。

馮剛忽然望向了一個端著相機的記者,下一秒趁樂曲的間歇,記者就直接擠到了人群最前麵,果斷的抬起了一隻手。

“楊將軍果然是才藝過人,但是如此的奢靡之舉,恐怕跟軍人的乾練形象不符吧?”

找茬的來了,楊鋒反而更高興了。

他微微轉身,看著不知名的記者就開始了輸出,對於這些家夥楊鋒是懟死一個少一個。

“奢靡之舉就對了,兆青在潭州城內,遇到過一個垂死的老僧,他在圓寂之前送了兆青幾句,他說兆青一身殺念太重,必須多以絲竹柔順之音化解,不然早晚會變成一個瘋子。”

“老、老僧?”

好好的宴會、好好的交談,怎麼就突然往玄學上靠了?

反應不急的記者停頓了一下,接著才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

“楊將軍,你這話實在難叫人信服呀!”

“當然,對你這種身在後方的人,連雞都沒殺過的人肯定是想象不了,兆青可是見過太多在戰場上發瘋的人。”

“楊將軍,你是在諷刺後方的民眾嗎?鄙人的哥哥早在民國三十年就已經為國捐軀了。”

真彆說,這個記者還真有兩把刷子,悲痛的語氣加上紅眼圈,還真是營造出了一股抗屬的哀涼。

關鍵是他把後方的人整個群體都拉了進來,直接讓楊鋒的無心之言變成了眾矢之的。

果然,聽完了記者的話,宴會上的眾人再望向楊鋒,眼神中就似乎是多了些什麼。

幸好楊鋒反應也快,立即就開始補救。

“對抗戰大計來說,後方的民眾傾儘所有、前方的戰士浴血拚殺,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我很好奇,你為什麼偏偏要把它們割裂。”

“明明……”

“明明是誰?你為什麼要叫他的名字?”

“你……”

“我什麼我,我楊兆青在前麵打過仗,也在後方進行過生產,我親手種植過秧苗,也跟工人一塊搬磚抬石頭,難道你想說我不明白這個道理。”

“將軍……”

“我指的就是你,是你一個人,不是後方的萬千同袍,你小子上過戰場嗎?你見過整跟自己說話的軍官,瞬間就被敵人擊殺,溫熱的血直接噴在自己臉上?你見過上麵還奮勇衝殺的好友下一秒就身首異處嗎?你見過明明砍死了日軍,結果卻回手一刀抹了自己脖子的嗎?”

楊鋒連珠炮一般的追問,壓根就不給記者回嘴的機會。

關鍵楊鋒自己也是越說越激動、越問越大聲,到最後已經是眼如銅鈴、表情扭曲,全身的殺氣都毫不掩飾的爆發了出來。

這副樣子跟剛剛彈鋼琴的時候,實在是相差太大了,周圍那些太太、小姐,一個個都下意識的往後退,找茬的記者也是心虛的挪開了視線。

因為記者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楊瘋子真敢在所有人麵前扭斷自己的脖子。

關鍵時刻,玉瑩趕來了,她一把抱住楊鋒,接著就開始小聲的安撫,這才讓楊鋒緩緩的閉上了雙眼。

可就在宴會廳一片尷尬,眾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收場時,楊鋒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侯炳文,清光緒丁末年生人,鐵背旅二團二營上尉連長,於芙蓉鎮一戰殉國,臨死前炸毀日軍一輛95式坦克,嘴巴中還喊著敵人半隻耳朵。”

“黑水如,清光緒三十四年生人,湖北均縣紫黃鄉人士,鐵背旅坦克團炮手,8月9日益陽之戰中,第一個衝入城內,不幸被敵大銃擊中,全車爆炸、全部殉國。”

“劉樹芳,年三十,鐵背旅運輸營上士,在潭州之戰中駕駛卡車被敵機打中起火,為免波及同袍並保存車上彈藥,劉上士硬是忍著烈火焚身之苦,駕車猛衝7公裡,一頭紮入了湘江,到最後人和座椅燒成一塊,分都分不開。”

“這樣的名字,兆青可以背出上千個,每一天他們的音容笑貌都在兆青眼前盤旋,有人問我為什麼拚死作戰,遍體鱗傷從不退讓,就是因為他們都在天上看著我,你問我為什麼要彈奢靡之音,因為兆青現在還不能瘋,我還沒有趕走所有的日寇……”

一番情真意切的剖析,完全不介意將自己的問題展示給大家。

楊鋒這個舉動是成功挽回了一切,周圍很多軍官都沉默不語,很多女士都在不停的抹淚,誰又能去責怪一個悲情的英雄那?

“啪、啪、啪”

“啪啪啪啪……”

“中華永不滅!”

“驅除日寇!”

“中華民國萬歲……”

雷多將軍帶頭鼓掌,很快激烈的掌聲就彙聚成了一片,然後就是一陣一陣激蕩人心的口號,至於那個不知名的記者,早就已經灰溜溜的開溜了……

慶功大會正式開始。

當上麵那位一身戎裝的抵達會場,在夫人的攙扶下享受最熱烈的掌聲時,一個出人意料的環節開始了。

潭州之戰楊鋒殲滅多支日軍部隊,光是軍旗就繳獲了一堆,現在士兵們就把敵人的軍旗一麵一麵的扔下,任由上麵那位一一的踏過。

中日大戰打了這麼久,終於等到揚眉吐氣的機會了,真正懂軍事的人都明白,日軍已經在中國戰場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

一轉眼,所有參加慶功大會的人員一一坐好,聽著台上宣讀嘉獎狀,這個時候長公子都要被相機的閃光燈給晃瞎了,可楊鋒卻坐在後麵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接著授獎人員一個個的上台,眼看就要輪到楊鋒時,春風先生居然出現了,還非常不小心的站在了楊鋒身旁。

“楊將軍彆來無恙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