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棗糕也是你做的?”
旭明也是個藏不住話的人,直接吧啦吧啦的說出來,還表達一下不滿。
“這是福寶在山上摘的野棗,回家裡做的,第一鍋味道一般,都給他吃了,第二鍋味道好好吃,妹妹隻給了一塊。”
看來之前還是有些誤解,不全是莫名得來的吃食。
“還是娘的福寶最懂得心疼人,不像你就知道吃。”
可能是之前的話沒說清楚,難怪當時娘的表情不太對。
聽到誇獎後,臉頰微紅有點羞澀,看著旭明被打擊的生無可戀模樣,就好想笑。
“就買一塊肉回去,給福寶補補。”
聽到這句話,旭明立刻就神采奕奕,隻要買肉回去,總能吃得到。
又回去買了半斤五花肉,他手裡提著肉,嘴裡哼著歌兒,腳步生風,走到前麵去。
衝著後麵喊到:“你們快點啊!”
整個回家的時辰都縮短了,雲娘照常去田裡乾農活。
旭明和福寶在家清洗碗筷,等太陽落山就開始做晚飯。
一天天的日子就這樣平和的過去,簡單又充實。
轉眼間到了秋季,田裡的莊稼都已經成熟。
古詩有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藺家的擺攤也停了下來,全家人齊心協力忙著收割糧食。
太陽的照射下,金燦燦的稻穀把木板車裝的滿滿。
找到一片空地,趁著太陽大,翻曬兩三天,讓稻穀乾燥起來,將癟穀等雜質去掉。
除了留著少量做稻種外,其餘的都用風車或手工抖動分穀,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篩選出來。
之後再使用碾米除去穀殼,就變成了大米。
粒粒飽滿的糧食,讓人忙活了大半年的人們,笑的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