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夫子進來後,繼續開講,福寶照常的來到了空間裡。
就這剩餘的那些種子,在靈田中乾起來,活動活動也比一直坐在那裡好。
要知道這裡的夫子講的全是那些書本的知識,都是室內課程,坐在那個椅子上幾乎是不能亂動的,要是沒聽進去的人該有多難受。
她就不相信每個人都是旭光,某足了勁兒的念書,立誌成為一方好官。
但在這裡是沒有什麼全麵發展的人性化安排,除了科舉這一條路,絕大多數百姓是沒有其餘選擇的,除非在家種田。
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可一旦收成不好,明年就是要餓肚子的,那滋味想必都不願再嘗試。
至於經商方麵很多人都不敢嘗試,還要投錢進去,怕虧損了家裡過不下去,覺得風險太大。
可這些都不是憑她一己之力能改變的,但在老一輩空中得知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餓死的人也少了很多,挨一挨都能過去。
而一點點改變的希望就在眾多的學子中,他們隻有通過科舉的選拔,才能鯉魚跳龍門,成為參與朝廷政策的上層人之中。
即使是一方知縣,都能掌管的都是一大片的地方,做出的舉措能改變很多人,讓百姓受賄。
家中離這個目標最近的就屬已經考上舉人的小叔了,他願意待在之前的那個白鷺書院裡,也不知道明年能否更進一步。
這麼多年讀下來,怎麼也得當個官兒才不枉費那些努力苦學的日子。
想著想著突然發現,好像過去了很久,一出去下學的鐘聲便響起了。
還好趕得及,不然可怎麼解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