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林甫一掛,這朝堂上建立的平衡就被打破,楊國忠立即派人通知自己的人彈劾李林甫的手下。然後就是以各種名義大肆清理李林甫餘黨。
因為太子李享有了準備,根據李俶和王震的建議,趁紛亂之際把自己的親信也安插*進了朝堂。
玄宗皇帝因為身體不舒服,加上李林甫去世後心裡又傷心,就把朝堂之事完全給了楊國忠和太子。而太子李享比曆史上的態度要硬朗許多,勢力也大了很多。李林甫去世後,好多李林甫手下之人轉而投靠了太子。因此,楊國忠對太子還有所顧忌的,所以他和太子李享很默契的達成了一個平衡。你的勢力我不下手,我的地盤你不能伸手。新的平衡建立,朝堂的動蕩才結束,新官上任三把火,安穩下來後,在太子和楊國忠的帶領下,都去積極的處理政務。
可是,李林甫一死,影響到的不隻是朝堂之上和玄宗皇帝,更多的是各州府的認命。這個也需要一段的動蕩才能結束。還有一個,李林甫一死,安祿山最怕的人就沒了。據說安祿山每次進京的時候,總說斜著眼不停地在觀察左右,甚至要把周圍都看過好幾遍,才肯進殿去。由此可見,安祿山其實打從心底裡就一直在覬覦著大唐的錦繡河山。
安祿山仗著唐玄宗對自己的無比恩寵,自以為無人能出其右。當初見李林甫的時候,他很沒把李林甫的那個老頭放在眼裡。李林甫不動聲色。當時大夫王鉷在朝堂上和楊國忠齊名,身兼二十多職,混得風生水起。李林甫就把王鉷叫過來問話,王鉷對李林甫態度甚是恭敬。這讓安祿山很是意外和驚恐,從此以後,他見到李林甫就再也不敢放肆了。
而在此之後,李林甫和安祿山的每次對話,仿佛李林甫都可以摸透他的心思,這更讓安祿山驚懼不已。安祿山把滿朝文武都不放在眼裡,唯獨對李林甫是畢恭畢敬。在和李林甫對話的時候,哪怕是數九寒冬,安祿山也會大汗淋漓。安祿山甚至直言:他這一生誰都不怕,就怕李林甫。雖然這隻是曆史傳聞,可還是表現出安祿山對李林甫忌憚。
安祿山謀反之心早就有了,可是他最畏懼三個人。其一王忠嗣。其二,玄宗皇帝。其三李林甫。現在,王忠嗣被趕到嶺南去了,李林甫死了,玄宗皇帝因為身體原因又住在驪山不問國事。這讓得到消息的安祿山狂笑不止。
還有一個,讓安祿山不想等下去的原因,那就是他身體越來越肥胖,最近還一直在長瘡。說不定唐玄宗沒死,倒把自己等死了。因此,他得到李林甫去世的消息,他就開始著手準備了。但是,準備也需要時間,尤其是糧草,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湊齊的。因此大唐朝堂看似一片祥和,可是亂像已經慢慢開始了。
時光如梭,秋去冬來,眨眼間就要過年了。這是王震來大唐以後的第五個年頭了,王震也由一個十六歲的毛頭小子,變成了一個二十一溫文爾雅的年輕人。王震並沒有回嶺南過年,而是和韻娘待在了洛陽城過的年。因為需要他做的事太多了。最重要的還是安慶緒四人催促他趕緊的把計劃寫出來。
其實,王震幾日就能寫完。可是李林甫一死,王震心生警覺。這個計劃他就想推後一下。雖然寫出了一部分,可是一直沒有完工。王震也知道安慶緒為什麼這麼急切,因為安祿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造反,需要的錢財也多了。
大年初一頭一天,過了初二是初三。王震領著小六子給範博士,苗晉卿,還有鄭王等人拜了年。然後又去幾個兄弟家拜年,等把年拜完,已經是初五了。這年過的倒是很充實。可是王震還是有些遺憾。因為韋茹兒始終沒回來,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過了初十,開始要去做事了。王震讓韻娘幫著換好棉服,慢慢的出了家門,上馬向宮城方向走去。突然,一邊走出一個戴鬥笠的人,擋住了王震的去路,拱手說道:“閣下可是王震王大郎?”
王震看這人風塵仆仆,聲音嘶啞,一聽就是遠途而來的人。他開口問道:“你是哪位?”說著雙手環抱,右手已經摸到了掌心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