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哈哈笑道:“可以,可以。人越是有事做,越不容易老。力士,你我同去。”
“好!”
這口氣好像玄宗真的就是王震的親爺爺一樣。永遠都要替自己的小輩操心。這次之所以肅宗沒有來,還是玄宗的主意。他讓肅宗再為李豫保駕護航一年,等一年後,他就可以隨意去留。
此間發生的事,一個多月後就到了李豫的案頭。跟隨玄宗出來的人裡麵怎麼會沒有李豫的心腹。所以,李豫這裡已經了解了爪哇海這裡發生的一切。包括南伽帝國的建立,以及澳洲大陸的開發等等。
說起自己的爺爺的改變,突然李豫覺得自己太傻了。就因為幾個大臣的幾句話,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好兄弟,他確實做的不妥。問題就在這裡,是誰要排斥王震,是自己麼?真的不是。一開始他可是對王震的政見很欣賞的。什麼時候自己站到了王震的對立麵?王震代表著改革,王震代表著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最強大的武力。所以,某些人害怕了,他們不敢直接和王震鬨翻,所以就把所有事都誇大其詞,說給了自己。可是偏偏自己耳根子軟,片麵之詞當成了事實。導致後來和王震鬨掰,還把他排擠走。一開始那些能臣,都願意親近自己。可是自己被人當了槍使,讓王震受了委屈離開。所有人都在慢慢疏遠自己,差點讓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眼看著那麼多人才都被王震拉走了,還是心甘情願的。又看看龍案上一本本請辭的奏書,李豫真的有種想要殺人的衝動。自己把大好的前程硬生生推了出去。自己可是一國之主,自己錯成這樣,就代表自己把大唐帶偏了方向。如果是這樣,自己就成了大唐的罪人,千古的罪人。
李豫打開請辭奏書,第一個就是王忠嗣的。他要解甲歸田,去陪家人。這個理由無可厚非,家人都走了,他也應該的。
可是看看下麵的請辭的奏書。都是李豫認為能乾的人,包括王震的好兄弟司馬都,長孫鐸等人。可是魏博節度使薛嵩以及嶺南一些官員的請辭奏書,李豫就有點看不下去,這是要離開自己的節奏麼?
一共一百五十九本奏書,本本都是掛弦的,需要他去定奪去留的。而那些吏員,不需要李豫以及吏部官員定奪和審批的到底有多少?每每想到此事,李豫都覺得心裡不舒服。可是,現在他想透了。若是自己不排擠王震,現在這些人才都是自己的。這就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裡。看來以前自己做的太過了。彆的不說,自己的爺爺出去投靠王震,而不是守著親孫子,就這一點繼續就明白,他可能傷了好多人的心。
想了一會兒,他開口吩咐道:“除了王愛卿,彆的請辭奏書一概不準!以後也不會準!”說完把奏書扔了下去。
小太監嚇得連忙收走奏書,送去宰相那裡。並把李豫的話傳了過去。所有的官員都大吃一驚,沒想到李豫突然改口了。想當初繼續可是說過,但凡心不純的人,隨時可以請辭。自己也不會挽留。那就是說,凡是王震的人他不會阻攔的。
可就算他不批準,也會有一半以上的的人離開。不過還是留下了一部分,已經很不錯了。李豫做的這些,嶺南的肅宗李享在接到消息之後終於開心的笑了出來。這可是這幾年來肅宗聽到最好的消息,若是早點該多好。王震就不至於離開大唐。
“臭小子,終於開竅了。你被人蒙蔽,彆人當槍使就那麼開心麼?司馬都,長孫鐸那可都是做宰相的人才。王震關於新政的東西他們幾個是最清楚的。還好,亡羊補牢,尤未晚也!父皇替你開心。不過,他也許會拉不下臉來認錯吧。唉,走一步算一步吧?現在他能知錯就改,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