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秋收,全縣都種的有紅薯和玉米,雖然每村都有定額,但是這些紅薯至關重要。
農業司的人都派去駐守各村了,確保所有收上的紅薯和玉米都第一時間賣給官府。
今年官府的收購價格沒有去年的高,但是紅薯產量大,一畝下來也能賣不少錢。
都知道是新作物推廣的重要關節,全縣仿佛都沉浸在喜悅中。
許懷遠把先前從礦山帶回來的那些私兵都派去各地幫忙秋收了,尤其是大柳樹村這邊,派的更多。
今年他倒是沒有跑來大柳樹村,而是到其他村各處巡視,也足以證明縣令大人對這次秋收的重視。
大柳樹村這邊,蘇晚晚的作坊直接停工了幾日,讓人都回家秋收去。
倉庫還有貨,如今全縣有好幾家做腐竹的,他們不是唯一,停工幾天也不耽誤什麼。
再次見這豐收的場景,蘇晚晚這次也沒一直在家待著,畢竟村裡的老人小孩都出動了。
她現在也需要活動一下,人家大夫都說了,沈淵拿她沒辦法,就由著她了。
和村民一起收玉米,剝玉米,編玉米串兒,說說笑笑的,還真是有趣的很。
家家戶戶的牆上都掛上了金黃色的玉米串兒。
更是滿村都飄著烤紅薯的香氣。
有人等不及,拎著紅薯就要去大伯家的紅薯粉條坊做粉條去。
玉米曬了幾天,家家戶戶都喝上了玉米糊糊。
這真是一個豐收年。
沈淵家裡的地多,所以結束的也遲一些。
彆人都收完了,就幫著他家裡收,十天半個月過去了,還有很多人每天在手搖脫粒機。
朝廷給沈淵這個司尉大人派來的下屬就是這個時候到達的。
雖然礦山停工這麼久,沈淵也沒急著讓他們上山,都安排去脫粒了。
這些人中有兩個人,一個叫田梁,一個叫方子堯,是大伯和陛下特意挑選出來值得信任的人。
他們是帶著京城那邊的信過來的。
其中有一封竟然是爺爺的。
沈淵看著那封信,已經想象的到爺爺在寫這封信時候的樣子。
爺爺一定又蒼老了許多,霍家的事雖然早有預料,也做過多少次心理建設,可是真到了這一天,哪有不悲傷的?
那畢竟都是霍家子孫啊。
可是謀反罪,誅九族的大罪,陛下隻是誅三族,已經是格外仁慈開恩。
換了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如此。
“爺爺挺豁達,並沒有怨恨任何人。”
當天夜裡,蘇晚晚也看了那封信,心中感慨。
雖然隻誅三族,可是三族內有多少無辜之人?
可是,這是古代,沒人能挑戰皇權,她當然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