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布隆迪的教育水平(1 / 2)

中年男人不是自己騎車過來的,他是坐著一輛自行車的士來這集市的。

自行車的士和香蕉自行車手是差不多的職業,都是靠著一輛二八大杠討生活。

不過他們的車後座就不是固定著一片能插入香蕉的鐵架子,而是固定了一塊軟墊。

軟墊裡通常包著厚實的棉花或海綿,再用布縫製起來,反正會儘可能地讓乘客坐得舒服。

通常來說,自行車的士的地位要低於香蕉自行車手的,賺的也不如香蕉自行車手多。

畢竟擁有一輛二八大杠之後,布隆迪人的第一想法都是做香蕉自行車手。

隻有那些身體素質不行,載不動香蕉被淘汰的人,才會退而求其次地選擇自行車的士這條路。

奧德彪剛剛掃了一眼那個名叫艾倫的自行車的士手,年齡看著比他還要小。

而且非常消瘦,看著就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彆說載300斤的香蕉了,他連載著那個中年男人騎行都有些費勁。

奧德彪心中不禁生出一絲同情與感慨。

他才多大就要出來賺錢養活自己了,倘若華夏的話,這個年紀該念初中吧。

布隆迪也是有教育的,而且一度辦得不錯,初級教育入學率從1980年的29%上升到1992年的72%。

72%的初級入學率,已經強過非洲很多國家了。

可惜1993年布隆迪內戰爆發後,很多學校就被強行關閉或炸毀了,教育發展嚴重開倒車。

到1996年入學率又下降為了35%。

後來內戰結束,入學率才又回升了上去。

而布隆迪隻有10%的學生畢業後能夠升入中學。

中學能升入大學的,就更少了,升學率不到1%。

除了私立學校,布隆迪唯一知名的大學就是布隆迪大學了。

再過五六年,這所大學就會和華夏合作開設第一所孔子學院,向布隆迪傳輸華夏文化。

至於有多少效果,見仁見智吧。

而且因為貧窮,布隆迪不同學校之間的師資力量差太多了,基本上好學校都在布瓊布拉這幾個城區。

農村地區彆說缺少合格的教師,連教科書和其他教學設備都極為短缺。

此外,布隆迪鄉村地區小學一個班裡大概有150名學生。

這麼多學生,老師怎麼可能管得過來。

更為關鍵的是,在2005年之前布隆迪的初級教育可不是免費的,要交錢的。

這才讓學習並不好的雷馬納隻讀了一年,學習稍微好點的奧德彪讀了三年。

最終看沒什麼希望,兩人就都不浪費錢繼續讀下去了。

還是華夏好啊,奧德彪感慨一聲。

奧德彪目光從艾倫那略顯吃力的背影上移開,認真騎行。

他昨天真的沒有出現錯覺,自己的力氣要比預想中要大很多。

後座300斤的香蕉不敢說是輕如鴻毛,但也沒有多少吃力的感覺。

就像是後座坐了一個18歲的小姑娘一樣,奧德彪表示再來一個又何妨。

隻能說一句,猶有餘力。

走了沒幾公裡,又到了一個長上坡的路段。

不要懷疑為什麼這條公路怎麼會有那麼多山坡。

因為布隆迪是個典型的山地國家,境內多山地,上坡下坡的路段太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