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印度裔商人(2 / 2)

這一路上,奧德彪注意到有好幾個女性都是佩戴的假發。

有一個給奧德彪留下的印象最深。

怎麼說呢,留了一頭飄逸的,長發及腰的,臟辮。

臟辮的質地看起來不是很好,黑的發亮,看起來不是很自然,一眼假的那種。

但這女的頂著這頭假發就是很自信,一副老娘很漂亮的囂張模樣。

這就讓奧德彪有了一個審視,那就是彆以前世的審美去判定一件事物的好壞。

可能以他前世的眼光來看,這頭假發一眼假,真正好的假發是以假亂真,讓人分不清真假才是好的。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真的是非洲女性佩戴假發的需求嗎?

她們不需要以假亂真,因為以非洲頭發的特性,但凡能做造型的,能編臟發的,那就肯定是假發。

所以她們不需要去做什麼遮掩,追求逼真的頭發。

她們的需求就是漂亮,造型奇特,哪怕看起來假一點也無所謂。

這才是真人頭發做的假發在非洲混不開的原因。

反正不管怎樣大家都知道是假的,我乾嘛還要花那麼多錢追求逼真呢。

穿過菜市場就是很多日用品小店鋪了,和布隆迪一樣,這裡的小商品絕大多數都來自華夏。

在非洲這些地方,小商品基本被華夏包圓了,而汽車這種高級商品,則被中東商人包圓了。

不知道他們從哪裡淘來大量豐田二手車運來非洲,使得非洲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豐田車。

你買其他品牌的車都不好用,因為沒零件更換,新買車的人也隻能跟著買豐田了。

但最大的商人群體卻不是華夏商人或中東商人,而是印度裔商人。

他們才是非洲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群體,影響力甚至已經超出商界,拓展到了政界。

拿一個對比來看的話,印度人在非洲的影響力,就像是華人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再翻倍。

華夏人去非洲經商,大部分都是改革開放之後去的,跟著各種援建項目到了非洲,然後紮根下來。

但印度人不同,當初殖民時期,大量印度雇傭兵就被英國人帶到了非洲,成為中層管理者。

當時非洲的工商業、醫生這種高級職位,基本都由印度人擔任,妥妥的中產階級。

當初英國殖民了一半非洲國家,統治了幾百年,使得印度人也在非洲紮根了下來。

非洲各國紛紛解放之後,英國人跑了,印度人卻定居了下來,生意越做越大,他們轉從經濟上開始控製非洲。

印度後裔在非洲人數超過300萬。

所以華人在非洲影響力真不算啥,做生意無非是老三樣:開餐館、開超市、種菜。

隻有極個彆大型商人,才能嘗試開酒店之類利潤比較高的行業。

反觀印度人卻在非洲壟斷了各種高利潤的行業。

建築業、地產業、醫藥業、電子產品業等等都是印度人壟斷的。

他們才是壓在非洲民眾頭上的一座大山。

PS:下一章五點發吧,上架感言寫多了,時間沒把控好,到時候和上架感言一起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