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東部,昆侖山綿延數百裡,山巒幽秀,是尋常之處無人可見之景。
在道家的文化當中,昆侖山被稱作“萬山之祖”,自古以來,就帶有各種神話色彩。
昆侖山在《山海經》當中多次被提及。
古籍當中記載:“昆侖山方圓八百裡,高七萬尺。”
是天帝在人間的下都,又說有西王母的瑤池也坐落在此山當中,甚至元始天尊的玉虛宮也設立在昆侖山中。
因此,此山又被稱作“萬神之鄉”。
凡此種種,無不表明,昆侖山在赤懸神州當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
不過,對於許景這等武術家來說,昆侖山雖然有各種奇異色彩,卻都隻是古人編撰的故事而已。
實際上,他來這裡除了瞻仰這座名山之外,更多是想拜訪一下此地的武術門派——昆侖派。
這昆侖派並不是武俠小說當中的門派,在現實中,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昆侖派之名並不是來自於昆侖山,反而以創始人昆侖大師名號命名的。
這位昆侖大師乃是千年以前,後周世宗柴榮手下,趙匡胤的大將。
這位曾經終結了五胡之亂的周世宗,也是一代雄主,勵精圖治的中興之主。
完全不是什麼小說演義當中,一個為了追求女子不管不顧的世家紈絝子弟。
當年這位昆侖大師,見趙匡胤黃袍加身,大勢已成,便選擇歸隱,後來創建了昆侖派。
在那個時代,武術拳師多注重拳法功夫,對於腿法有些忽視。
昆侖大師便結合自身武功自創出十字彈腿等武術打法,後來遭逢亂世,便將武藝傳授給此地的村民與僧人,用來保衛家園與防身。
隨著時間流逝,後來才慢慢演化為如今的昆侖武術。
行至昆侖派的地域範圍,遠遠就看到了一個道觀模樣的建築物。
腳步加快,臨近了,一股年代滄桑感撲麵而來。
“古老的道統。”
此地,也算是頗有年月了。
行至道觀外,有個看門的童子,年歲不大,很是稚嫩。
看到許景靠近,倒也沒有驅趕,隻是簡單詢問了一番,來到這裡做什麼。
畢竟這裡不是景點,一般不對外開放。
當然,昆侖山的特殊性,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道士、武術家以及外來的訪客。
這童子的師傅也時常告誡,不需要將人拒之門外,若是願意,可在此地隨意參觀就是了。
“你是來上門找我師傅切磋的?”
聽到許景說自己是個練拳的拳師,童子問道。
“呃……尊師是誰?”
雖然此地是昆侖派的門庭所在,但是他畢竟不了解,免得說錯話讓人家誤會。
“連我師傅都不知道是誰,你還來上門挑戰。”
童子說到自己的師傅很是驕傲,他認定許景是上門挑戰的拳師,但是居然不知曉此門派的主人,頓時生出一些輕視的情緒。
以許景如今的心境修為,精神本質,一眼就能洞穿這個小童子的想法。
不過也不計較,畢竟這童子年歲也就十一二的樣子,還是個小孩心性。
當然小童子還是謹記師傅教誨,沒有為難許景,隻是領著他往前走,遠來是客,也好久沒有見到外人來了,還是有些期待的。
許景不疑有他,隻是跟著往前走。
一個小孩子,能對他造成什麼威脅,這也是藝高人膽大了。
穿過前院,來到門派當中,一個寬闊的廣場顯露出來。
“居然還有這麼多習武的。”
眼前熱鬨的場景倒是與許景想象的完全不同。
本以為這昆侖派是個落寞的小門派,但是廣場上四五十個拳師武徒,打破了他的固有印象。
雖然其中大多數都隻是普通練家子,身體略微健壯些,還沒有登入國術的殿堂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