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愚在係統空間中學習地球的民樂時,他就知道最早邁出國門去西方攻城略地的唯有古箏和嗩呐。
還有二胡。
胡勝平看著周孝愚手中的嗩呐,下意識的問道:“這玩意肯定不能在家吹奏吧,還是去湖邊?”
“隻能去湖邊,不過在出去之前,我和大家講講嗩呐的發展曆史和特色,如果想要了解嗩呐的話,這點繞不過去。”
“行,你說。”
嗩呐,華夏傳統雙簧木管樂器,也是世界雙簧管樂器家族中的一員,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使嗩呐擁有其獨特的氣質與音色,已是華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樂器。
嗩呐的音色最大的特點是雄壯。
在彎彎民間稱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樂器中的一種,在豫省和魯省稱作喇叭。
公元3世紀,嗩呐由東歐、西亞一帶傳入華夏。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呐的記載。
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呐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誌》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呐最好的文章:
【喇叭,嗩呐,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
【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隻吹得水儘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呐已在戲曲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
各地的嗩呐都不儘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獷,有柔和,種類甚多。
小嗩呐:杆長22~30厘米。
流行在東南諸省。
多用來獨奏或合奏,尤以與二胡等合奏更為動聽。
音色:柔和,空靈。
中嗩呐:杆長32~40厘米。
音量介於大小嗩呐之間,音色柔和,多用於歌舞伴奏。
中小嗩呐,廣泛流傳於南方各省,北方稱之為“南方嗩呐”。
音色:悠揚。
大嗩呐:杆長42~57厘米。
流行於東北、山海關和冀東一帶。
音色:雄壯宏大。
傳統嗩呐的常用音域為十七度音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爾使用,但很難吹出)。
現代改良的加鍵嗩呐,增加了按鍵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穩定音準。常見的加鍵中音嗩呐,常用音域一般為十八度音。
周孝愚手中拿著的這個嗩呐就是小嗩呐,且是現代改良過的,也就是說能吹出十八度音,適合獨奏。
周孝愚介紹了半天,胡勝平咂了咂舌,“聽你這麼說,初學者想要學習嗩呐的話很難?”
周孝愚笑道:“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難的原因是嗩呐對吹奏者是有要求的,必須要氣息足,一般常說‘氣足音滿’,這就是說足夠的氣息是‘音滿’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