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紋章瓷
“昊哥,這麼好的東西都能弄到,厲害呀......”知道葉昊喜歡收藏,也收藏了不少好東西,他自己都賣給葉昊好幾件,但是這種好東西著實少見。
“也是運氣好,恰好碰到了。”這東西葉昊自然不能說是從彆人家順手牽羊過來的。
打個馬虎眼,葉昊又從櫃子裡拿出一個盒子。
之前拿出來都是鋪墊,這次拿出來的才是今天喊陸炳生過來的主要原因。
盒子裡麵放著幾件精美的瓷器,如果不懂行的人肯定會認為這是國內的瓷器,這話也沒毛病,這幾件的確都是國內生產的,但是他們卻是歐羅巴人在國內訂製的瓷器。
這些瓷器與國內瓷器最大的區彆就在於上麵的圖案,國內的瓷器上麵的圖案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西,比如花鳥魚蟲,龍鳳瑞獸,人物故事之類的,但是這幾件瓷器上麵的花紋,卻是一些龍國人看不太懂的圖案。
這些瓷器有個統一的名稱,叫做外銷紋章瓷。
它們是由瓷都的工匠們按照歐羅巴訂購商提供的種類、造型、式樣、紋飾、工期等進行彩繪燒製而成的,所以在這些紋章瓷上既有龍國傳統製瓷工藝的特點,又能反映出當時西歐典雅的裝飾風格。
因為這種紋章瓷上印有歐洲貴族家族的徽章,所以它又被稱為“徽章瓷”。
從明朝嘉靖年間就有歐羅巴國家向龍國訂購這種紋章瓷,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這種外銷紋章瓷達到了鼎盛,很多歐羅巴的王公貴族、商賈巨富、著名公司團體都紛紛委托當時著名的風車國東印度公司到龍國訂購紋章瓷。
康熙年間的紋章瓷主要是彩色的紋章瓷和青花紋章瓷兩種。至雍正統治時期,粉彩紋章瓷開始占據主流地位。紋章瓷的彩繪產地也從原來的瓷都轉向了外貿重地羊城。一般都是從瓷都買了上好的白胎瓷,然後帶到羊城根據不同外商的喜好和要求進行燒製。羊城生產的釉上彩瓷被稱為“廣彩”。
紋章瓷的特點是圖案繁縟豔麗,因采用大量的描金,所以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富麗堂皇之感。因此又被稱呼為“織金彩”。清朝乾隆時期是“廣彩”的極盛時期。但到了清晚期,因各國自己生產的紋章瓷也逐漸精美起來,所以中國紋章瓷的外銷量漸漸減少。
葉昊拿過來的這幾件紋章瓷正是康熙年間歐羅巴那邊定製的紋章瓷,這種花紋國人欣賞不來,但是卻深得歐羅巴那些家族的追捧,紋章瓷上麵的徽章各式各樣的,葉昊還特意選了幾個現在依舊存在的家族徽章瓷器放在其中。
想法很簡單,這些瓷器是他們先輩定製的,後麵因為某些原因使其流落到約翰牛博物館,現在約翰牛博物館失竊,這些瓷器又流出來,身為家族後人,不可能就這樣看著上麵繪有家族徽章的瓷器讓其他人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