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可以安穩發展了(1 / 2)

對於敏華所說,葉昊還是比較認同的。

他深知後世的發展,按照曆史,東巴巴羊會在第三次阿三與巴巴羊的戰爭中被阿三占領。

阿三扶持東巴巴羊這邊從巴巴羊中獨立出來。

獨立出來的孟加拉以阿三馬首是瞻。

阿三考慮到孟加拉經濟落後、軍力薄弱,難以有效地保障國家安全,為此經常向它提供經濟援助,並幫助其發展軍事力量。

可這終究是杯水車薪。

作為阿三的“小弟”,孟加拉在很多領域都向前者“取經”,甚至在計劃生育方麵,都同樣采取較為寬鬆的政策。獨立伊始,孟加拉便已經擁有7000萬人口,生存壓力已經相當大。

但官方卻並未就此采取措施,而是依舊放任人口自由增長,結果到葉昊穿越之前已經攀升至近兩億,短短四五十年間竟然激增近3倍。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講,在生存環境可承受的範圍內,當然是人口越多越好,但如果人口數量過多,遠遠超過環境可承載的範圍,則將帶來一係列的社會問題。

作為失敗的典型,豐富的人口資源並沒有幫助孟加拉走上富強之路,而是將它拖入貧困的泥沼。

對於從後世而來的葉昊,深知人口基數太大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現在緬國之所以鼓勵生育那是因為葉昊知道,對於緬國的發展來說,人口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他有空間和海外那些產業,不用為了百姓的糧食發愁,這才是他敢鼓勵緬國人民生育的原因。

如果沒有空間,沒有海外那些產業,還真不敢這麼放開。

阿三和龍國就是兩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龍國因為領導人的指揮,提前實施了計劃生育,這才沒有導致人口太過密集。

阿三卻是恰恰相反,較為寬鬆的生育政策,導致阿三人口暴漲。

不過阿三和後世的孟加拉卻還是有些區彆的。

阿三人口多歸多,但是糧食產量也大,彆看阿三在後世都人口全世界第一了,但是他們依舊是全球糧食出口大國。

但是孟加拉不一樣,平心而論,孟加拉的生存環境相當不錯,85%的國土都是肥沃的衝積平原,境內水道縱橫、河運發達,加上地處亞熱帶、熱量充足,很適合發展農業。

但問題是,孟加拉常年遭受熱帶颶風和洪澇災害的侵襲,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破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民眾雖然天天操勞,但也僅能吃飽肚子而已。

這種情況國家基礎建設如果好一點,可能會好一些,但是孟加拉的基礎建設,隻能用一言難儘來形容。

“後麵東巴巴羊如果再派人接觸,可以給他們說,隻要他們加入緬國,緬國絕對會一視同仁,幫助他們那邊完善基礎建設,讓人人都能吃飽飯......”

為了得到東巴巴羊這片土地,葉昊不介意給他們提供一些糧食和日常用品,這對葉昊來說,都是小意思。

到時候掌控了東巴巴羊那片土地,緬國能夠直接將國土麵積擴大將近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光是想想就激動。

彆看葉昊在外麵掌控了這麼多的土地,可是他依舊拒絕不了這個誘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