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卷 第645章 山海關下(1 / 2)

符紋回歸 雨東 15215 字 2024-03-21

文武失衡的後果。

永樂帝給了他當頭一棒。

靠著一群武將,永樂帝掀翻了他的盛世美夢。

靖難之役後。

建文帝也有反思。

在曆史上。

為什麼隻有漢以強亡?

因為漢王朝的劍始終夠利。

即使漢已經老朽。

也始終手握鋒利的寶劍。

陳原宏傳他符紋修行法門。

要讓他做一個萬年帝王。

也改變了建文帝的心態。

他必須考慮文武平衡。

靖難之役的無奈。

建文帝不想再經曆一次。

“今天就到這裡吧。”

朱祁鎮開口提醒道。

建文帝回過神來。

他點點頭道,“如今敲山震虎的目的已達到。吳三桂肯定會加速勾結建虜。

我們隻需等著建虜前來。

直接一戰定乾坤。”

說著。

建文帝對耿炳文道,“長興侯收兵回營。”

“遵旨!”

耿炳文拱手道。

隨著建文帝一聲令下。

明軍井然有序退走。

但吳三桂不敢稍有懈怠。

眾將一番商議之後。

終究是同意跟建虜借兵。

崇禎十七年,十月。

建虜攝政王多爾袞誓師。

建虜傾巢而出。

湊足了十四萬大軍。

秘密開往山海關一線。

吳三桂也儘起大軍。

通過欺騙手段,將所有衛所老弱都動員起來。

借口就是鬨餉。

聲言隻要擊退明軍。

他們就可以獲得欠餉。

理由很是奇葩。

但卻非常的管用。

吳三桂手中有兵。

三萬多關寧軍精銳。

不是衛所兵能對抗的。

威逼利誘之下。

吳三桂終於拚湊夠了大軍。

總算是數量上跟建虜一樣。

此時的吳三桂。

還沒有到山窮水儘。

還隻是在利用建虜而已。

心理上。

吳三桂還是想繼續當明臣。

可惜大明的規則變了。

吳三桂這樣做,本身就已經是自絕後路而不自知。

他想談條件。

前提是能打贏崇禎。

這就是症結所在。

真當崇禎還是窘迫的皇帝?

同樣麵臨政令不通的局麵。

崇禎能真正調動的力量。

卻是天差地彆!

雖然陳原宏還在猶豫。

並未支持崇禎皇帝。

但建文帝一直在支持,情況也是一樣的。

因為陳原宏在支持建文帝。

吳三桂永遠想不到。

他的真正對手是誰。

也不知即將要麵對什麼?

呂布。

霍欣。

孟桐。

彭脫。

典韋。

許褚。

許定。

張遼。

甘寧。

衛嵩。

十名王級神將。

哪個都不是他能對付的。

如果沒有變數。

即使建虜傾巢而出,也隻是給五十萬明軍送人頭而已。

吳三桂哪裡知道這些!

不知死活地派人出關。

來給明軍下了一份戰書。

雙方約戰於關前。

長興侯耿炳文出麵。

替建文帝收下了戰書。

並傳達了建文帝的旨意。

“準!”

很快。

約戰日期已至。

建文帝以耿炳文為帥。

平安。

盛庸。

兩人為左右軍主將。

率軍先行。

此戰。

由於建虜騎兵必來。

陳原宏率二十萬鐵騎為援。

建文帝。

朱祁鎮。

全都親臨一線,先行迎戰吳三桂和建虜騎兵。

陳原宏並未急著前往戰場。

再說。

打仗又不是一味堆積兵力。

堆積的兵力太多。

也未必能完全展開。

吳三桂想擊敗建文帝?

基本就沒有可能。

畢竟。

洪武帝的皇權正統太強。

當年的靖難之役。

建文帝若無洪武帝的限製。

永樂帝也未必能夠得手。

等吳三桂不敵建文帝。

建虜騎兵出現戰場再說吧。

“做好戰備即可!”

陳原宏笑著命令道,“此戰我軍必勝,隻須等建虜騎兵入彀。”

“遵命!”

二十萬明軍鐵騎齊聲應道。

眾將士備好戰馬。

就留在大營喝茶觀戰。

陳原宏徑直鑽進太師大帳。

同樣跟眾將聊天觀戰。

伺機出動給建虜致命一擊。

“今天一戰恐有變數。”

陳原宏對眾將道,“多爾袞此人不遜於皇太極,是建虜罕有的幾個聰明人之一。

你們準備好映照之鏡。”

“多謝渠帥提醒。”

呂布等人拱手謝道。

這話倒不是客套。

源初有一個奇怪的規定。

眾人如果能映照到新能力。

在符紋生死戰場兌換。

源初都會有最大的優惠。

哪怕是重複的新能力。

這個價格優惠依然有效。

陳原宏也是給眾將發福利。

發完福利。

眾將就開始觀戰。

大帳的中間。

一個立體的影像顯現,顯示出戰場的具體狀況。

陳原宏踩的點很準。

明軍剛剛布好大陣。

耿炳文居於中軍指揮。

四百門青銅戰炮排開。

火槍兵足有三十排。

由於青銅火槍可上刺刀。

中軍也無須長矛兵。

而是配置了刀盾兵近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