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外行聽熱鬨,內行聽門道。
雖然在座的人都是電子、通訊圈內的人,有人聽不明白。
但是有人聽出問題了。
坐在那裡,一直沒有說話的愛立信負責人陳曉玉。
聽完孫連城的話,心裡大受震撼的同時,一個疑問也出現在她心裡。
見眾人都不說話了,於是她開口問道:
“孫書記,你剛才說的確實夠超前,可是有一個問題我想不明白。”
孫連城望向陳曉玉。
一副從容的微笑,“陳總有什麼問題,請講。”
在場的人都知道陳曉玉這個人。
年紀不大能力很強,到愛立信沒幾年就做到了總監位置。
據說是海歸出身,既懂技術又懂營銷,是一位雙料人才。
在座所有人的視線,都望向孫連城和她。
隻見陳曉玉緩緩問道:
“我不否認你剛才說的,未來的手機也許可以實現你說的那些功能。”
“可是你卻忽略了一點,這樣的手機就算做出來,那也一定是天價。”
“在場的有不少人都是做手機供應鏈的,他們應該知道要實現你說的那些功能,需要多高的成本。”
“而你一開始又說,未來的電子產品會進入一個爆發期和快消期。”
“我想請問,現在的手機尚且不能普及,你說的那種高昂的手機,如何能成為快消品?”
“你這兩個觀點,難道不是前後矛盾的嗎?”
陳曉玉的觀點,立馬引起了在場很多人的讚同。
她的話音剛落,還沒等孫連城回答。
很多人紛紛議論起來。
“對啊,陳總說的有道理,普通的相機都要幾千塊,要是把相機縮小裝進手機,那成本更高。”
“還有聽音樂,我也實在想不明白,如何能把音樂存進手機裡。”
“是啊,就算這樣的手機做出來,那也一定是天價,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
“孫書記到底沒有接觸過產業鏈,還是有點紙上談兵了。”
一旁的任榮耀想替孫連城解釋,可是這些問題他也說不清。
擔心越解釋越複雜,因此他隻能乾著急。
最著急的,還是張鳳至、馬連山和王學齊三人。
本來想著趁著這次機會,一起吃吃飯喝喝酒,搞搞關係。
到時候能簽約幾家就簽約幾家。
結果沒想到孫連城非要跟人家聊技術。
他這個業餘的,怎麼能聊的過人家專業的。
這下好了,弄的下不來台了。
最重要的是,萬一搞的人家對去呂州投資失去興趣,那就麻煩了。
張鳳至旁邊的馬連山忍不住說道:
“張副局長,我看情況有點不利啊。”
“連城跟人家聊這些,這不是關公門前耍大刀嘛。”
“怎麼辦,想想辦法,替連城解個圍啊。”
張鳳至這會兒也沒了主意。
看著咄咄逼人的陳曉玉,她能說什麼?
剛才的話是孫連城說出去的,難道再吃回去?那也太難看了。
就在張鳳至為難的時候。
摩托的羅兵說話了。
“是啊孫書記,陳總這個問題也是我想問的。”
“任何人都做不到違反市場規律,也不可能做賠本的生意,你說是不是福原副會長?”
福原也接話道:
“如果孫書記真的有辦法,能讓一部手機既實現他說的那些功能的同時。”
“又能把成本降低到普通人都能消費的起,那我第一個去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