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村的破廟裡住了十幾個人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人,這些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有才,有本事,或者曾經有錢。
石河村偏遠貧瘠,很多需要再被思想教育的人都往這邊送。
安國邦敬重知識,尊重有本事的人,所以並沒有刻薄這些人。當然,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沒有什麼好待遇。
破廟的人雖然不像彆的地方需要進行最繁重最累的勞動,但卻是最臟的,撿牛屎就是其中的一項。
石河村人窮,思想老舊,對村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雖然當初也隨大流的打砸,但也隻是喊喊口號象征性的砸了門口的石像,外麵看著破敗但裡麵還是好好的。
雖然知道破廟裡有這樣一群人,知道再過不久這些人就可能會飛黃騰達或者身居高位,但安荔濃也沒想著多接觸,像村裡人那樣平常相處就好。
年代文女主喜歡做的‘現在付出一個高粱饅頭,以後收獲一個金饅頭’的事,安荔濃並不打算做。
雖然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誰都不是傻子。
特彆是曾經高位又見慣人情冷暖的人,相對於‘雪中送炭’他們更願意信任利益交換。
安荔濃繼續往前走,看到開得正好的牽牛花扯一朵彆在耳朵上。路過曬穀場的時候,看到一群小屁孩在過家家,而剛剛撿牛屎的老大爺正坐在旁邊樂嗬嗬的看著,一臉慈愛,時不時的發表一下意見。
夏收過後的曬穀場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跳繩、跳格子、過家家,歡聲笑語蕩漾在附近的山穀。
村裡的老人沒事也喜歡坐在曬穀場旁邊的小屋前看孩子們玩耍。
安荔濃朝著老大爺笑了笑,站在旁邊看一群小屁孩玩,玩的是‘到彆人家做客’的過家家遊戲。
幾個孩子分彆扮演家長、孩子、客人、鄰居等等,然後用草葉當青菜,泥巴是肉,水是湯,還有茶和酒水......
一舉一動,幼稚又好笑,但又有意思。
老大爺則在旁邊教孩子們做客的禮儀,主人、客人分彆要注意什麼?認真又耐心。
安荔濃沒想到老大爺竟然趁著孩子遊戲玩樂的時候教育他們,看向老大爺的眼神帶著敬重。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即使身在泥潭也努力向陽,即使從天堂跌落地獄,也依然心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