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我去找猴子搬救兵(2 / 2)

有人羨慕兩人情誼,用“朝思暮想鞍前馬後”,“萬事報備言聽計從”,“輕鬆自在無所不談”,來描繪夏鼐對李濟之的仰慕和信任。

即便是後來傅孟真要“搶”夏作銘到史語所,他也沒有答應。最後還是李濟之勸說道“傅先生高血壓,彆和他吵了,去吧,去吧。”夏作銘這才去到史語所。

亦師亦友,教學相長。

但是兩人的間隙,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建國前,一個去了島上,一個來了燕京。

學術理念的相同並不能掩蓋其他思想的差異。

隨著年深日久,夏作銘更偏向唯物主義史觀,並結合實證學派,形成了一個新的體係,和李濟之傳統儒學為根基的理念越拉越大。

最後,兩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以筆作刀,隔岸交火,一度劍拔弩張。

隻不過這中間的是是非非誰說的清楚。

老師們不對付,學生們自然也互相排斥,曾昭儀和馮琦,也就互相看不上。<b

r>

不過馮琦比較倒黴,老師去了島上,自己留在這兒,終歸不如曾昭儀有夏作銘看護著。馮琦在學術上,受到有意無意的打壓。

好在“十年”之後,馮琦從金陵大學去了金陵博物院考古所,帶出了一批學生,也陸續發表了一些研究成果,而且他那一輩的師兄弟們,從海外給予了支持。

日子好了,自然就會不自覺的重拾間隙,開始找曾昭儀的麻煩,曾昭儀一開始還爭論上幾句,發表些文章駁斥駁斥,再後來,乾脆不予理會,一頭紮進了田野,躲清閒。

曾昭儀不願意來燕大的原因,除了夏作銘是清大出身之外,還有就是李濟之的學生在燕大的曆史係占據了主導地位。

李樂把這裡麵的彎彎繞搞清楚之後,才發現,根子竟然在自己這兒。

老頭一個主要來看孫子,順便講講課的舉動,在十大考古發現評審的特定時間,被餘俊雄看做了老頭給的利益交換的信號。

這尼瑪,找誰說理去?

中間還夾雜了這麼多的是非曲直,文人,真特麼的繞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爭鬥,文人之間學術的鬥爭,看不見硝煙,但不小心被磕著碰著,也得掉層皮。

防不勝防啊,李樂看著荊明,“要不我上哪躲躲?”

“你能躲哪去?”荊明笑了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馬上就要出評比結果了,餘俊雄那邊肯定會找個機會給曾老師提個醒。”

“但是按照曾老師的脾氣,就他們弄得那個六朝古墓,我都能看出來,考據不嚴,疑點頗多,想順利過關,幾乎不可能,曾老師一票就給否決了。”

李樂舔舔嘴唇,“那不就得衝我來?”

“嗬嗬,以我這麼多年混跡燕園的經驗,以及對餘俊雄這個人的了解,隻要你不犯錯,大麻煩可能不至於,但穿個小鞋什麼的,還是有可能。”

“艸!”李樂眼睛一閉一睜,“謝謝荊師兄。”

“哎,你準備咋辦?和曾老師說一聲?”

“我去找猴子搬救兵!”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