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萬俟姍要乾仗?(1 / 2)

相較於樓下,萬俟姍的房子裡,除了幾樣家具,剩下的地方全都是書架。

這兩天曾昭儀把他的書也弄了上來,整間房子像個小型的圖書館,連地上都堆著各種圖紙資料。

李樂好不容易繞了進去,才在一摞摞半人高的書堆裡看到了餐桌。

“呀,回來了,趕緊洗手吃飯,剛弄得。”萬俟姍看到李樂,熱情招呼道。

“好。”

一盆麵,一大碗炸醬,幾個涼菜,家常,平淡。

扒拉到半截,曾昭儀問道,“餘俊雄那邊找你了?”

“沒呢,我和他夠不上,人家一個校辦主任,有些事,動動嘴就成,不至於還得找我。”

李樂搓掉一辮子蒜皮,遞給曾昭儀,“他聯係您了?”

“嗯。”

社科院和在京高校的一場會議上,曾昭儀見到了餘俊雄。

老頭認識,但沒怎麼說過話,一是因為馮琦的緣故,二是習慣性的遠離這種放棄專業學術,一門心思朝著仕途上奔的人。

客套的問候兩句,餘俊雄開始恭維起老頭來,聽了聽,老頭就覺得這人話裡有話,開始朝著李樂那邊偏。

先是說學習用功,成績不錯,後來又說在學校表現好,積極參加各種組織的活動。

如果繼續保持的話,以後的保研,各種獎學金都不成問題,還問有沒有想法加組織。

要是彆人這麼講,曾昭儀隻希望對方多說幾句,愛聽。

可最後說到這都是學校和係裡的培養,學校給予的機會,尤其是被挑選成了學生代表,見到了大長老,還有進行了交流。

突然讓曾昭儀警覺。

這種已經沾染了一身官場做派的,說的話,雲山霧罩,帶著各種彎彎繞,得想個幾遍,才能琢磨出味道來。

老頭不是那種隻讀聖賢書的腐儒。

多年的經曆讓他很快就聯想到餘俊雄的另一層身份,馮琦的學生。

而今年的十大發現的候選裡,正好有馮琦所帶領的團隊,提交上來的一處六朝時期古代墓葬群的發掘項目。

曾昭儀瞬間明白了餘俊雄的目的。

這種人啊,真特麼討厭。

老頭沒吱聲,餘俊雄也點到為止。

“那他老師那個什麼六朝墓葬群,有希望沒?”李樂挑了兩根麵條,吸溜著問道。

“沒有。”

“這麼確定?”

“不是確定,而是肯定。”曾昭儀擦擦嘴,示意自己吃飽了。

“評選的標準,主要是在三個方麵,一個是研究價值,是否對曆史文化藝術等方麵,有重要意義。是否屬於新的發現,新的證據證明史書上的記載。”

“二是技術難度,是否超過現階段發掘難度和保護性的複雜性。”

“第三個就是各種發現,是否對文化、旅遊、教育等具有中的重大意義,”

曾昭儀向李樂解釋著。

“但是馮琦的這個。已經是前年就開始進行田野考察和發掘了,時間上已經超出了時間範圍。隻不過是又換了個名頭又重新報上來。”

“還有就是他的發掘報告裡,錯漏百出。有的甚至是常識性錯誤,比如對‘鵝眼錢’和‘“癢環錢’的認定和描述。”

“隨葬器皿,數量不多,而且價值也不高。多是些殘破不堪的陶器,或是等級不高的魂罐,沒有太多研功用的東西。”

“除了對墓葬的規製和構造結構,有了點異於常人的觀點之外,其他的都沒什麼可取之處,要是和其他單位的延續五百多年的尉犁營盤漢晉墓地,春秋鄭國祭祀遺址幾個申報項目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我估計這個項目能走到終審,也是有餘俊雄的功勞在裡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