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局,這是物資的清單。”
李樂從包裡拿出一張紙,遞過去。
“這麼多呀。”宋局看過單子,念著上麵的東西,“礦泉水,方便麵,餅乾,鹵蛋,火腿腸,榨菜。”
“喲,還有肥皂,洗衣粉,84消毒液,塑料布,正缺呢,好好。”
“發電機,抽水機,手電筒?”
“你們這是拉了個超市過來了?”
李樂笑道,“準備時間倉促了些,有些東西都是直接去百貨站和超市的倉庫,看著能用得上的,能拉多少拉多少。”
“發電機和抽水機,這是臨來時,又加上去的,還卸了幾箱吃的。”
宋局點點頭,“吃的怎麼都能對付過去,這幾台機器可是能排上大用場,這邊安置點晚上都沒電的。”
“你這,得花不少錢吧。”
“幾家湊一起,一百多吧。”
“謝謝,謝謝,這是雪中送炭啊。”宋局感慨一句。
方言難懂,到了李樂耳朵裡,“啊?還需要炭?要多少?”
“哎呀,我說雪中送炭。”
“嗨,我還以為需要煤炭呢,真需要,我們萬安礦業,就是挖煤的。”
一群人聽到,都跟著樂起來。
可不高興怎麼著,有了這七大車物資,這些天緊張的狀況就能緩解不少,僅僅這一個縣中的安置點,老人小孩婦女,加起來2000多人。一天消耗,不是個小數字。
市裡,省裡要協調調度,總歸有些顧及不到的方麵,就像這個奶粉,如果不是特彆要求,很少能想到派發下來。
“彆愣著了,趕緊,去叫人,邊卸車邊清點,把東西先存學校體育館。”宋局手一揮,開始指派人手。
動作很快,車子剛挪到體育館門口,就有組織過來的群眾開始卸貨。
李樂跟在宋局身邊瞧了眼,“這邊,都是咱們城關鎮上的吧。”
“對,這裡安置的是一個街道的,一共是624戶,還有其他幾個街道,都安置在了黨校,小學,還有城區旁邊幾個廠子裡。”
“我來的時候,聽劉連長說現在縣城裡積水進不去,那裡麵還有被困的人啊?”
“有啊,這不書記正帶隊和消防,民警還有部隊的人,挨個片區搜索呢麼。”
“有傷亡麼?”李樂說出了最想問的。
“傷亡?”宋局瞧了眼李樂,“有。”
“多?”李樂提了口氣。
“截止到今天報上來的,縣城裡倒是沒有遇難的,都在下麵的鄉鎮。受傷的都安置在實驗小那邊,也就二三十個人。”
“哦,那就好,那就好。”李樂一口氣又鬆了下去。
宋局倒是歎了口氣,“說句不好聽的,久病成醫,久劫成精,我們這,隔上幾年就得遇上一回發大水,大家早都知道怎麼應對。也就今年,百年不遇。”
“明天晚上還要來洪峰,今天搜困,明晚上堤,估計又是一場鏖戰。”
“嗯,不怕,咱們人多,心齊。”李樂笑了笑。
“哈,那倒是,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給,我去幫忙。”李樂把包遞給宋局,一撩褲腳。
“哎,你......”
宋局手裡一沉,再抬眼時,見李樂肩頭已經扛上了兩件礦泉水,扭頭鑽進了人群中。
。。。。。。
卸完貨,已經晚上七點多。
車隊領頭的司機找到正坐在體育館台階上喝水的李樂。
“李經理,額們走了啊。”
“這晚上還要下雨呢,能行?”
“小事。額們都問過了,去嶽州的路還是好滴。”
“去嶽州?”李樂一時沒搞明白。
“額們跑大車滴,哪有空車回滴。”
“哦哦哦,對,嶽州有大配貨站。”李樂這才想起來。“那你們這就走?”
“早去早回。”
“成,回長安,額安排一場。你們路上,注意安全!”
“放心,都是老江湖咧,麼馬達!”
剛送走司機,清點完物資的宋局找了過來。
“小李,他們這是?”
“貨卸完了,他們得去嶽州找配貨站,回長安。”
“哎呀,吃過飯再走唄,那誰,你去攔一下,好歹吃頓熱乎飯。”宋局叫過身邊的一個人,支著趕緊過去。
沒一會兒,那人又跑回來,“宋局,人家不願意,說是剛才趁著有信號,給嶽州的配貨站打了電話,說明天一早有貨要走,不留了。”
“你瞧,這.....”宋局看了眼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