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脆心一橫,給家裡去了封信,表示姑娘我要抗日,參加革命,勿念。
就這麼從十裡洋場嬌滴滴的女記者,變成了邊區宣傳部的一名乾事。
自古女追男就簡單,再加上李營長的原配夫人也走了,政策上,“二五八團”的標準有所鬆動,所以就順理成章的在組織見證下結了
婚。
李樂爺爺在前線東征西討,張稚琇就在後方辦報紙,做采訪。日子雖說過得山南山北,但距離產生美,倒也算開心。
抗戰勝利,有了李鈺,生活條件也好了些。
再加上兩邊對峙,都在緊張的改編備戰,有那麼一段時間,李樂爺爺在邊區政府裡兼了個後勤管理的職務,能在家長住。
可就是這時候,兩人因為生活上一些瑣事,鬨起了矛盾。三天兩頭吵架,婦聯和軍區出麵都沒用,聶總乾脆一道命令,你老李也彆在這兒待了,正好陝甘寧那邊要人,還能帶兵,卷鋪蓋去大將軍手下冷靜冷靜。
張稚琇則帶著李鈺,去寶塔紅中社報到。
本來想著,遠香近臭,分開一段時間,也許就好了。
可不溫不火的過了兩年,還是簽了協議。一句好聚好散,老李去了西北,張稚琇跟著南下的隊伍回了滬海。
至於付清梅,那都是高麗戰場了。
李鐵矛悄悄告訴李樂,其實,張媽媽瞧著比付媽媽好說話,性子也好,還洋氣,時不時能有從滬海家裡寄來的奶糖和罐頭吃,就不知道老爺子那時候咋想滴,沒能過一塊兒。
李樂心說,是,要是他們不分開,還有我啥事兒?所以這本小說能碼這麼多字還不是因為當年他倆離了?
李樂不知道老太太知不知道他知道當年的故事,但保險起見,他就當老太太知道他不知道當年的故事。
趕緊閉上嘴巴,多裝了個心眼兒。
“聽你媽說,你經常回麟州老家?”
“嗯。”
“老家還好吧。”
“好著呢。”
李樂把麟州的事情,挑挑揀揀說了,張稚琇一陣感慨,突然來了句,“那時候我還見過你太奶呢?”
auv,您老彆這麼一驚一乍的行不?再這樣我估計也快見了。
“啊,啊,是啊。”
“剛生李鈺,你太奶帶著鐵矛從老家來,照顧大半年,後來實在想著麟州的家裡,這才回了。不過那也是最後一次見。”
“嗯嗯。”
“今年,時間合適......”
李樂心裡一哆嗦,您可彆說你也想去麟州看看,那可就熱鬨了。
“李鈺回去看看?”
一旁的李鈺點點頭,“好,我抽時間,帶著郭鏗一起去,回頭給您拍錄像。”
李樂腦子一轉,算是明白這老太太的意思,上墳燒紙。
張稚琇抬頭看了眼屋角的座鐘,“李鈺,你給郭民和郭鏗電話沒有?”
“打了,郭鏗說下班就過來,老郭學校裡今天有家長會要開,讓咱們直接過去。”
“嗯,咱們就等等郭鏗。”張稚琇又瞧了瞧李樂,笑道,“還以為郭鏗的個子就不算矮了,看了你才知道,還是北方的麵食能長大個子。”
“李鈺,郭鏗比李樂大幾歲來著?”
“六歲,郭鏗73年的,李樂是,79年?”李鈺掐著手指頭算了算。
“嗯,我比較倒黴,九月二號的生日,上學跟了下一批。”
“晚點也好,不受欺負,要不然......”李鈺剛想說,就聽到鐵門響動。
“外婆,媽!人來了麼?”
一個高高瘦瘦的身影一邊說著,推開門進來。
李樂起身,兩人眼神一對,“哎,你不是......”
“表哥,我回來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