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果不是誤打誤撞的主動送上門,李樂可能還想不起來有這個人。
家境和東哥半斤八兩的李永鑫,才是延續十年的第二次造富運動裡,低調的代名詞。
隻不過所謂的白手起家,背後的齷齪和不堪,早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種春秋筆法,變得無跡可尋。
剩下的隻有種種勵誌故事造就的傳奇,蠱惑著後來人。
不過,還是那句話,來都來了。
如果是一年,不,甚至是三個月前的李永鑫,可能在李樂把自己那一套“素質教育”的套路拆穿之後,會毫不猶豫的扭頭就走。
但是現在,熱切的創業致富的夢想和經曆過的尋找投資之路的冷遇和白眼,還是讓李永鑫慢慢的停下了邁出去的雙腿。
坐回去,雙腳並攏,等著對麵依舊笑意盈盈的李樂說話。
“先吃,先吃,人是鐵飯是鋼,怎麼也得填飽肚子再說。”
貧苦,精打細算的日子裡,從不敢奢望的一頓餐食,變得味同嚼蠟。
每吃下去一口,都在累積著不安和好奇,你到底想要做什麼?
吃完飯,默默地跟隨李樂回到那間乾淨的辦公室之後,李永鑫終於按耐不住,問道。
“沒見到你之前,或許我還沒想過。”李樂拉了拉椅子,找了個舒服的坐姿,“我說說,你聽聽,是不是比你的那套漏洞百出的方案,更具有前景和可操作性?”
“就像你說的,沒有本錢,沒有人脈,隻能倚靠智力。那麼,你為什麼非要把燕大四年所學到的知識浪費掉,而卻做那種華而不實,智力含量不高,又容易被模仿的事情上去呢?”
“大學?四年?”
“對啊,你的專業知識呢?政管、國管,雖然咱們學校都說是養老院,可你不會真的在裡麵養老了吧,然後滿腦子都是創業的事情?”
“那不可能,我有認真學,我的成績是係裡的前5%,我拿過獎學金,還有保研資格。”
說這話的時候,李永鑫終於有了點底氣。
“那不就結了。”李樂笑笑,“你沒想保研?”
“有,但是隻有一個名額,另一個是我好朋友。”
“所以你就退出了?想成全你的那個朋友?”
“有一部分,但更多的,還是讀研也需要錢,而我不想再浪費三年的時間。”
“行,挺仗義,但以後彆後悔。”
“不後悔。保研而已,以後自己考也行。但是三年的機會也許就沒了。”
看到李永鑫堅定地眼神,李樂知道,這人是鐵了心的。
“嗯,剛說到專業知識,這個,是所有創業路上,最合適作為起點的。你能想到和你的專業相關的機會沒?”
“這個......”
“哈,瞧,這就是你所說的,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
“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倚靠市場風口的創業,才是最高效,最容易成功的。你讓學物理的去養豬,學曆史的去種地,那還不如當初就學這些。”
“那你呢,你也不是教育的,為什麼做這個?”李永鑫問道。
“那這是另一個故事了。”李樂撓撓鼻子,“還是回到剛才說的,你想到的機會風口是什麼?”
瞧見一臉迷茫的李永鑫,李樂歎口氣。
“你的畢業論文怎麼樣了?”
“初稿已經差不多了,準備收尾。開學會交給老師。”
李樂想了想,“如果說,我會給投錢或者合作,但是有預設條件,你怎麼想?”
聽到這話,經過李樂的一番拉扯揉搓,已經有些麻木的李永鑫忽然愣了一下,盯著李樂看了半天,一股火氣慢慢升了起來。
“你什麼意思?逗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