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置地,婚喪嫁娶,子嗣繁衍,於國人來說,屬於人生中位列頭等的幾件大事,多重視都不為過。
幾千年以降,作為大陸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國人一直處於有天有地,有房就有家的執念和影響中。
人要有立錐之地,那這個立錐之地一定就是家,家的感覺是國人內心的世界基礎,骨子裡的一種安全感和價值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是根植國民內心的傳統。
而另一方麵,太史公用“以末致財,以本守之”,資治通鑒用“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老百姓用“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來描述擁有固定資產對於守住財富的重要性。
土地和房屋作為基本的生產資料的價值遠遠要大於吃喝。
買房造屋既滿足了居住的生理需求,又把積攢的財富換成了另外一種保值升值的方式。
把錢都花在飲食上。會助長縱欲的心理,搞成接近流寇的心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老話裡“灶王爺綁腿肚子上,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把“光棍”與“吃”攪在一起,絕非偶然。
而把錢花用在住房上,則易養成長遠穩定可靠的觀點。用孟聖人的話說就是“有恒產者有恒心”,到百姓嘴裡,就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所以彆怪丈母娘們總是對女婿得有房產如此執著,這是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基因,隻要帶著“China”的標簽,走到哪都會跟著。
知道今天要簽合同,李晉喬早早的就從單位溜了出來。
按圖索驥,尋著曾敏給的地址就找到了馬廠胡同的那套宅子。
直到要掏錢才看到房子長什麼樣,作為戶口本第一頁的李晉喬並沒有什麼不高興,反倒在圍著房子溜達完一圈之後,喜不自禁。
謔,真大!
嘿,旁邊還能有停車的地兒誒!
喲,這宅子彆看年頭久,可夠結實啊,腳踹上去,震得腿疼。
嗯,周圍還挺方便,有菜市場,有小館子,有超市,往南走兩步就是後海,這要是早起晚上,和曾老師一起遛彎兒,再牽條狗兒,噫~~~~~,美滴狠,美滴狠。
就是,瞅著這個大門不咋滴。破破爛爛,麻麻賴賴的,得換,重修下門檻,換成花崗岩的,換成榆木的。
正站在門口,摳著門上皴裂掉皮的油漆,琢磨著換了大門之後,漆成黑色還是紅色的老李,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嚷道,“哎!乾嘛滴?”
“啊?”
李晉喬扭頭,看到台階下麵,站著一頂著一頭青皮,身材圓潤,穿著一身棕色夾克,好似土豆的胖子。
“哦,我看看房子。”老李笑道。
“看房子?這房子賣了,沒什麼好看的,趕緊走,一會兒買家就過來。”
“您哪位?就這麼攆人?”
胖子一抬下巴,“我這房子的房主。”
“我說呢,咋這麼橫。”
“嘿,怎麼說話呐?趕緊走,回頭買家過來,看著礙事兒。”
老李琢磨琢磨,下了台階,從兜裡掏出煙遞了過去。
“來,爺們兒,抽煙。”
“不抽,你趕緊走。”
“哎,急啥,咱倆聊聊。”
“聊聊?”
“昂,來!”
瞧見胖子接了煙,李晉喬又給打著火。
“大中華,挺闊啊。”胖子抽了口。
“家裡老二給買的。”
“你是個有福氣的。”胖子彈了彈煙灰,“說吧,啥事兒?”
“是這麼著,家裡這不有孩子在燕京上大學了麼,眼瞅著就要畢業了,不想回老家,就想留在燕京。”
“可孩子以後要是在這兒了,總得有個住的窩,不能和那些什麼漂一樣,整天租個房子住不是?我就想著,在燕京給娃買套房子。”
胖子眨麼眨麼眼,“怎麼?合著您不是本地人?”
“不是。”老李搖搖頭。
“不過你這口京片子,說的可地道。”
“瞎學,瞎學的,嗬嗬。”
“想買房子?我可告訴你,燕京,首都,這地界兒,房子可不便宜。不過,買房去樓盤啊,你跑這兒溜達什麼?”胖子疑惑道。
“這不是總看電視劇麼,什麼格格,什麼私訪記的,就喜歡上這種老院子。住著寬敞,接地氣兒。”
胖子掐著煙頭,又抽了口,盯著李晉喬看了看,“你是乾什麼的?”
“做點生意。”
“生意?看著可不像買賣人,倒像是衙門裡的。”
“嘿,還說是您有眼力,我啊,下海的。”老李恭維道。
“我說呢。”胖子點點頭,笑道,“不過,想買這種四合院的房子可不容易。”
“怎麼?價格高?”
“也不是價格高,您要買那種大雜院裡麵的兩間房,有的是。可一家一戶,獨門獨院兒的,真不好找嘍,得碰,得看運氣。還有就是手續,就我這套房子,光跑手續,就溜溜跑了快小半年。”
“
這麼麻煩?”
“那可不,你以為呢。”
李晉喬一樂,又捏出根煙遞給胖子,“嗨,要不您給我上上課,我一外地人,也學學這裡麵的道道兒?”
接過煙,瞄了李晉喬一眼,把煙夾到耳朵上,胖子清了清嗓子,“嗯哼,那我就給您說說?”
“好啊,您受累。”
“要說這種宅子,屬於限製銷售的,為啥?老,有曆史價值,不定是哪位前朝的王爺,民國的督軍住過的......”
胖子說,老李聽,不住點頭。
“是嘛?”“謔~~~”“AUV”的捧著哏,續煙。
“怎麼樣?明白了吧。”扔掉煙頭,拿腳尖搓了搓,胖子嘿嘿著。
“是,明白了。不過,你這一說,我更想買了。”老李笑道。
“看來您是真有錢。”
老李一指大門,“哎,爺們兒,這麼著,您能開開門,讓我瞧瞧您這院子,咱也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