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我在非洲當小工(1 / 2)

“勞駕,李,能不能幫個忙,把那把探鏟遞給我,順便把這塊石頭給搬開,謝謝!”

“李,四號探方的地層切樣照片拍好了麼?”

“嘿,就那個基準麵,用點力,但彆太用力,把土層給刨開就行。”

“喂,看準了敲,你往哪敲呢。用大錘,使點勁,你沒吃飯麼,吃奶的孩子都比你勁大。”

“風鎬呢,扛過來,用風鎬破開,哎呀,穩住,叫你穩住。你要在工地,隻能拿三分之一的工錢,剩下的是施工經理的精神損失費。”

“做飯了麼?抓緊去,做完趕緊回來,這裡還有這麼多的碎片要篩出來。”

“嗨嗨嗨,乾活長點腦子,這是化石,不是你家吃剩的雞骨頭,起開,起開,你隻有閒的時候才能體現出智慧。”

“把車往前開開,沒看到擋著亮光了麼?晃晃腦子,聽沒聽到水聲?”???.????????????????????.??????

僅僅四天的時間,李樂似乎感受到了人間最大的惡意。

除了陽光暴曬下,皮膚色號迅速地加深,一直濕漉漉的腚溝子,手裡磨出的水泡,指甲縫裡洗不乾淨的紅土,胳膊上腿上被砸出的青紫,各種不知名的小蟲叮咬後腫起的疙瘩,還得時不時舉著風鎬,鐵釺,大錘,化身開山工,對著不好擺弄的岩層,進行作業。

不過這些也就罷了,畢竟從姥爺曾昭儀那邊得到了足夠的了解,“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儘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就是這種田野挖掘工作的寫照。

最讓李樂飽受“摧殘”的是森內特教授那柄長在嘴上的“噴壺”,一張嘴,方圓五米之內地麵都是濕的,嘮嘮叨叨,片刻不得安靜。

經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李樂無論是從身體和臉皮上都變得厚重強韌許多。

好在一天的暑熱消散之後,那幾間小屋裡的化石修複室,成了“療傷”的好地方。

體視顯微鏡,一柄剃針,一個氣吹,讓一天的焦躁沒了蹤影。

“幫忙,看看這個弄得怎麼樣?”李樂的腦袋從顯微鏡前移開,招呼著一邊正在調製顆粒膠的恩杜杜。

“哦,好。”

李樂起身,把位置讓給恩杜杜。

“啊,不錯,還行,就是這個邊緣要是力度更大一點,你這樣隻是修出了形狀,但是實際上化石本身還覆蓋著一層岩土,齧齒類動物有齒隙,還有臼齒部位要再往後延伸一點。你試試用氣動筆,彆用剃針,這樣能更省力。”

“哪呢,我瞅瞅。”李樂又湊過去,看了眼恩杜杜用剃針點出的位置。

“行,我明白了。”

李樂操起一旁的氣動筆,在顯微鏡下找準位置,腳尖輕輕踩下踏板,隨著筆頭鎢鋼針轉動的“滋滋”聲,一點點的剔除著化石上的岩土。

“恩杜杜,你以前在牛津的時候,平時也是這麼乾活的?”

“比這裡可差了不少,多是書麵知識多,實操稍微少了點。像這種化石清理,要想多練習,都是去化石獵人手裡買一些,要是眼力不好,經常能買到假的。”

“這玩意兒也能造假?”李樂問道。

“隻要有市場,什麼都能造假。有的是雕刻、打磨再用酸洗,有的是拚接粘貼,還有的植物類化石,其實都是放射狀結晶礦物集合體或者鐵錳質沉積物,和碳基生物一點關係都沒。”

“如果你在一些市場上看到賣的化石,大部分都是人造的,還有什麼花朵或者植物,也是這種。”

“嘿,這不就和古董市場一樣?九成九都是假。”

恩杜杜把調好的顆粒膠倒進一個罐子裡,蓋上蓋兒,“就像當年在腐國發現的所謂辟爾當地區發現的曙人,頭骨擁有像人類一樣的顱骨以及像猿類一樣的頜骨。”

“好多科學家都認為這是從從猿進化到人之間缺少的那個環節。可後來有科學家用氟處理這個標本之後,才發現是個偽造的,是用現代人的顱骨和加工過的猩猩下頜骨拚接出來的。”

“因為這件事,好多為這個化石背書的人類學家,晚節不保。而關於人類曆史的教科書內容全部都得更改。篡改曆史的危害是無法想象的。”

李樂點點頭,想起前年那個被萬俟姍收拾的金陵的馮教授,歎口氣。

“嘿,你們聊什麼呢?”木屋地板響起咯噔咯噔的聲響,李樂在這裡幾天,已經熟悉了這種三連音,這是沒了小腿的利基教授特有的腳步聲。

森內特給李樂說過,利基現在的情況,是因為一場小飛機的空難,不過這人,在安上了假肢之後,又踏上了非洲的山穀和荒原。

所以利基教授在學界被人敬重,不僅是學術水平和發現了“能人”,還有因為他對這項事業超出常人的熱愛。

“利基教授,我們在說辟爾當人的事情。”李樂放下手裡的活,起身回道。

“啊,那個啊,嗬嗬,一些人,為了利益的行為。”

“您是指錢,名譽,還是地位?”

利基教授笑了笑,伸手拉過一把高凳,屁股一歪,頗為靈活的坐了上去,懸空這一條腿,“不止這些,還有一種叫虛榮,以及裡麵蘊含的更深層的東西。”

“更深層?”

“對。”利基想了想,“就像爭論某一個名人的故鄉、出生地、死在哪,埋在哪,哪裡是什麼文明的起源地。普通人彆說專業的知識,就連一篇論文都看不懂,讀不通,就開始打嘴仗,進行爭論。”

“經濟利益,還有虛榮。”李樂說了句。又想起之後,關於三星堆的爭論。

那些說三星堆是華夏文明起源地,什麼伏羲、黃帝的都城的。你給他聊馬家窯,聊寶墩,聊仰韶,他就給你掰扯山海經。

你給他講文化交流,講青銅器製作技藝,他就給你講為什麼不挖了,是不是怕顛覆曆史?甚至外星人都出來。

還有各種考據黨,搜山檢海,不知道從哪篇古文裡的隻言片語,證明他說的是真的,而放著各種實物證據一眼不看。

有人當民科,一笑而過,可這背後,有沒有當地一些機構的刻意為之,為了吸引遊客的探奇心理?

其實這個,很好理順,看看當地GDP的構成和曆年的增長狀況。

比如三星堆從專業人士眼裡進入大眾視野的時間,還有這些天馬行空的猜測開始大量出現在各種地攤文學中的時間,結合旅遊客流,旅遊相關收入大幅度增長的時間技能看出來,話題的營造,熱度的維持。

“除了經濟還有文明的話語權。”利基教授乾脆把兩條腿都放到高凳上,拿出煙鬥,點上,抽了口。

“嗬嗬,利基教授,咱們都是搞專業學術的,這些,沒必要去考慮吧。”恩杜杜說道。

“知識上的誠實,去確定事實、確定邏輯、數字關係,科學以及文化價值的內在結構。因為沒有對手和不允許辯論的講台,不是先知和煽動家應待的地方。”利基教授笑道。

“馬克斯?韋伯,在柏林大學的演講。”李樂忽然說了句。

“啊,你知道?哦,對了,你是森內特的學生,你們這個專業的奠基人,肯定熟悉。”

“嗬嗬。利基教授,您來,不是為了乘涼吧。”李樂看了眼屋外幽深的夜色,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