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指間綻放,那一抹紅(1 / 2)

中午一頓飯,大小姐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可看到李樂那沒心沒肺的樣子,隻覺得菜淡了,湯鹹了,米飯夾生,就連水果都不怎麼甜。

飯後休息的時候,陪著兩家爹媽喝茶聊天,一雙眼神在李樂身上飄來蕩去。

李樂隻覺得全身汗毛在被雷達波掃描一樣起起伏伏,可依舊裝著不在意,拉著郭鏗嘀咕。

“你說是銀行界的秘密?啥意思?”

“都說是秘密了,你還問。”

“說說。”

“真想知道?”

“昂。”

“成,那我就給你講講。”郭鏗換了坐姿,“這事兒,牽扯到三個機構,銀行,典當行,金融擔保公司。”

“典當行?”

郭鏗笑了笑,“本質上講,典當行就是銀行業務的延伸,銀行能做的業務他能做,銀行不能做的業務他也能做。就比如動產、不動產抵押融資,銀行為了穩妥,隻能乾不動產或者大型動產的業務。”

“而像有些高淨值的動產,比如珠寶,古玩,藝術品這種,大頭還在典當行。”

“可有一個問題,有時候銀行有錢,但是放貸渠道受局限,典當行放貸渠道廣,但是沒錢。那麼這個時候......”

“金融擔保公司?”

“對,有了擔保公司在中間,原來因為抵押物受限,無法向銀行借款的個人企業,就可以變相間接地通過典當行取得銀行貸款。而客戶需要支付的就是三個部分,典當行的息費,金融擔保公司的擔保費,還有銀行的利率三個部分。”

“那這利息成本加在一起,不是高了去了?這不是和高利貸差不多?”

郭鏗笑道,“高利貸違法違規,可這個不啊?而且,人家掙得就是這個錢。本質上就是銀行合法合規的把貸款放給典當行,而典當行再把這筆錢轉貸給客戶。”

“有典當行和擔保公司在中間,銀行放貸安全性有了保證,客戶也比直接向銀行申請更快更靈活。”

李樂想了想,問道,“這個,擦邊了吧。”

“所以嘍,有些事兒都是能做不能說,至於以後,看吧。畢竟這裡麵可以牽扯的操作太多了。你像利息分配,擔保費用的比例,重點還是在典當物品價值的評估和真偽。這裡麵要是牽扯到收藏和古玩那個圈子,更特麼複雜。”

“比如,炒作?”

“嗬嗬,誰知道呢?”

“那你給我的,就是典當行的死當?”

“這個你放心,滬海一家國營典當行在燕京的分公司裡的東西。來曆是民國孔家的舊藏,算的上傳承有序,原本是要上佳世德的,你急著要,就給撤了下來。”

李樂點點頭,“行吧,親兄弟明算賬,多少錢回頭我打給你。”

“利息得給點吧。”郭鏗搓了搓手指頭。

“你都有G55了,還惦記這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得,誰讓我姥爺是你爺爺呢?”

兩人一個嘿嘿嘿,一個嗬嗬嗬,笑的雞賊又燦爛,對麵的大小姐聽到,又瞄了眼,歎了口氣。

。。。。。。

昨晚上吃飯時聊起,洪羅新和李建熙兩口子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說到有多虔誠,南高麗有個佛教團體,叫曹溪宗。曹溪宗有個善男信女捐贈名單,這兩人常年占據頭名,金額麼,130億。

當李樂從大舅哥嘴裡聽到這些的時候,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關於這個曹溪宗的記錄片。

或許兩人信佛都是真的,但一個有著上百萬信眾,能夠左右大統領競選格局和國家政策製定的宗教團體,一個南高麗最大的經濟財團,這裡麵的彎彎繞,隻要不是傻子,想想都知道。

至於大舅哥,丈母娘就是洪羅新在曹溪宗“佛利會”裡的好朋友。

當李晉喬聽說兩口子想在燕京找個寺廟祈福求平安,自然就介紹了號稱燕京第一名刹的,潭柘寺,那個全國上下,唯一有武警站崗的禪宗寺廟。

一行人的車隊剛到潭柘山腳下,就見到得了外事辦通知,寺裡的安排下來的知客僧。

李樂一邊開車上山,一邊衝李晉喬笑道,“爸,瞧見沒,這就是財帛動人心。”

“嗨,這不正常麼?換我是住持,哪個大老板來了,能給我布施個幾十萬的,我也這樣。”

“都說和尚不愛錢,無奈金錢愛和尚。莫問普渡是真假,俗士香火學佛唱。”後座的曾敏說道。

李樂聳聳肩,“有些時候,為三寶事而使用錢財,並非必須算作尼薩耆波逸提。和尚愛財,應該隨緣,否則一旦執著於錢財,和街頭巷尾的乞丐有什麼區彆,貪一時之利,讓魔障趁虛而入,何苦來哉。”

“你說的這啥尼薩什麼提,啥意思?”李晉喬不恥下問。

“舍墮,咱們看電視不都有和尚念著罪過罪過麼?關於財物的罪過戒律,都叫做舍墮。”

“嗬嗬,我隻知道和尚常說的,貧僧貧僧,現在看,也不貧啊。”

“行了,到上麵,你倆可彆胡扯。”

“知道知道,四個字,冥冥之中。”

“誒,對了,今天你還富貞你倆咋回事?”

“什麼怎麼回事?”

“看你倆互不搭理的?惹人生氣了?”

“沒,你想哪去了。”

“沒有最好。”

“肯定的。”李樂點點頭,就瞅著到了半山腰的專用停車場。

一群人沒跟著普通遊客香客一樣從山門進寺廟,而是跟著知客僧到了一處小門。

門口已經有風景管理處和廟裡的大和尚等在那。“財神”到,自然恭敬。

李建熙和洪羅新和大和尚見禮,李樂這邊一家人,都在一旁看著,對他們來說,來這裡,就是陪人參觀看景。

寺裡的知客僧都是好導遊,眾人踏進寺門的第一步開始,就在一路的建築景致文物中感受一座千年古寺的風韻。

正史傳說,民間故事,種種典故,交織在一起,聽著有趣,走著不累。到了信仰之地,似乎連不良於行的李建熙,邁起步子來,都有力許多。

從祖師布道,龍王讓宅,潭柘得名一龍潭,一千年柘樹,也有“毯遮”的神仙來曆,講到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宋公塔,寶鍋,石魚,碑刻。

這麼一趟下來,李樂估摸著,這是有人專門個寫的套詞兒和製定的路線。

李建熙兩口子,果真虔誠,一路,基本上見到有供奉的,就上香行禮。

李樂李晉喬幾人隻是看,進了香火繚繞的大殿小堂,也是走馬觀花般,一帶而過。

從大雄寶殿出來,大和尚邀請李建熙去後麵禪房喝茶,聊一聊佛法高深。

“行了,你們自己去轉轉,我和你媽陪陪親家,也喝喝茶,歇歇腳。”

見到倆家爹媽進了禪房,李樂湊到大小姐跟前,“聽說這裡有百事如意樹,在樹下許願,挺靈驗的,要不要去瞧瞧?”

“累了,腿疼。我也沒什麼願望,有也實現不了。”

“這話說得,你是想世界和平?”李樂伸手一拉,“走,興許看到了就有了呢?”

大小姐盯著李樂看了半天,還是隻瞧見沒心沒肺,歎口氣,“行吧。”

“不行我背你?”

“不要。”

一撩胳膊,先行一步。

李樂笑了笑,跟上,一掰肩膀,指指另一個方向,“誒,這邊兒。”

“那你不早說。”

“你也沒問啊。”

“討厭,煩人!”

“走啦走啦。”

兩人磨磨唧唧,來到毗盧閣。

雖然不是初一十五,也不在假期,但高聳在基座之上的毗盧閣,依舊被香爐裡升騰起來的陣陣香火繚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