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到時候,現在還是大型商超起勢,入場,發展的階段。這個時間可能還得等上個幾年。”
“那完蛋了,我還做了好多規劃呢。”
李樂擺擺手,“其實規劃造作,店也可以再開,但是需要注意幾個點,一是控製規模,二是不斷調試新的銷售模式和模型,改變單一的銷售思維,加入服務思維,三是結合國家的社區建設,迎合城市管理新模式,看看能不能搭上這個大勢,哪怕跟在後麵,考慮便利店和社區公共服務的融合還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支持。”
“這話,前麵還行,後麵的,沒怎麼明白。”折娜娜實話實說。
“這就要講到前麵的便利+概念,加在哪?除了加在商品的多樣性、新鮮度上,還要加在服務項目上,脫離單純的零售模式,比如加在快遞收發、生活費用繳納,醫藥用品,健康服務,信息化傳遞.....”
郭鏗聽完,“要按你說的,這麼一個便利店要做這麼多,以後還要不要放銀行櫃員機什麼的,方便取錢?”
“那個倒不用,以後,估計就用不到現金了。”
“刷卡?”
“啊,差不多,差不多。”李樂打著馬虎眼,又看向折娜娜,“時機,規模,生態模式,這些都是要考慮到的。反正我的意見是,可以先做幾家試驗店,地點就在滬海。”
“是商圈、小區、校園、交通樞紐還是工廠的模式,我們可以一樣一家。將不同的單店模型,進行盈利能力對比。不斷改進和培養出成熟的單店模型,積累相關經驗和規範程序,把後台供應鏈、顧客運營、產品研發、倉儲等方麵做到精細化管理,再去規劃化複製。”
“等到成子那邊把物流係統做出一定區域和體量規模之後,再借助他那邊,完成便利店物流、供應鏈的建設。”
郭鏗砸砸嘴,“小樂,我怎麼覺得,要是按你這種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商業模式,怎麼這麼簡單呢?”
“你以為多複雜呢?”李樂笑道,“主要是做人的生意,都能往社會學這個筐裡裝。”
折娜娜這時候忽然站起來,一拉門就要跑。
“誒,乾什麼去?”
“我想明白一些事兒,去記下來,彆回頭忘了。”
“慢點兒!”
“嘭!”門關上,郭鏗和李樂對視一眼,“她一直這樣?”
“你知道個啥?”
“嗬嗬。”
“誒,剛才折娜娜說的那個事兒,你看?”
李樂點點頭,拿起手機撥號。
“成子。”
“哥,咋了?你和嫂子還沒回燕京,昨天我和叔打電話,叔在家都快哭了。”
“嗬嗬,不管他,他哭哭就習慣了,我給你說個事兒,是折娜娜發現的。”
“娜娜姐?咋咧?”
“關於這邊區域的一個問題,我懷疑裡麵有人在亂來。”
“亂來?”
“是這麼滴,產品推廣......”
等李樂說完,那頭成子沉默幾秒,“球哈滴,這特麼是出了賊咧?”
“你打算怎麼辦?”
“明天,額帶依依姐和李叔過去。”
“嗯。還有,我再給你叫個人。你們一起。”
李樂掛了電話,又撥通一個,那頭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喲,稀客啊,咋想起翻我牌子了?”
“有個事兒,你得幫忙。”
“做什麼?”
“我這邊,小蜜蜂的滬海和臨安區域.....”
“你這是內控出問題了啊。”
“嗯,知道,所以才找你。”
“行啊,什麼流程?”
“查賬,查人。”
“給個標準,”
“往死裡查。”
“得嘞。明白!”
郭鏗聽完,嘴角一撇,“你至於麼,把這家夥放出來?”
“至於,防患於未然,大事均由小事起,不注意,什麼樣的基業都能毀於一旦。”
“行啊,來吧。”
李樂撓了撓下巴,琢磨琢磨,又發個短信,“先彆急著走,來滬海,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絕世臟人,順便,幫我壓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