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通過周群,找到陳院士,是想著長樂新能源的實驗室能不能和他的團隊建立長期的合作,另外也有著讓院士級彆大佬給站台的意思。
陳院士沒架子,倒像個鄰居家裡那個瘦瘦的,很精神的退休小老頭,說話也和善。
可當他和張業明簡單溝通幾句之後的話題,又讓李樂覺得拒人於千裡之外。
“不同晶格位鉬摻雜層狀錳酸鋰晶體,之後的結構穩定性,還有鋰陽離子在晶格中不同躍遷方向的遷移能壘....”
“采用PBE+U交換關聯勢計算?有沒有得出結論?”
“有的,你看。”陳院士開始畫圖,“不同脫鋰態的層狀錳酸鋰....之後的反應焓和吉布斯自由能。與未摻雜鉬的相比,結構穩定性有了大幅度提升。”
“我們的實驗室也做了不同層狀鋰材料在不同鋰含量下的熱力學計算,闡明了幾種材料的分解機製。比如以層狀鎳酸鋰為例,計算了該材料在00K、220K、730K之間的三元相圖。我這手上正好有資料,您看一下。”
“哦,你們的實驗顯示認為不同鎳酸鋰的分解是通過層狀向尖晶石相的放熱反應,以及尖晶石向岩鹽相的吸熱反應,兩個步驟來實現的?”
“是的,我們實驗室,對其他元素的鋰材料,也進行了分析,其結果,也是大體處在這一區間範疇......您看,這還是含有硫之後,在730K上麵的...”
“局域化的電子會引入自相互作用,因此導致嵌鋰電位被低估。”
兩人的對話,李亮斌似乎還好些,但是剛才把話頭引向合作範疇的李樂還有漢語都說不太利索的李尹熙,像倆傻子一樣,坐在旁邊,互相看了幾眼,然後低頭,對著杯子吐著泡泡。
一個想著我要是聊馬圖拉納,功能次係統的自我參照,彼此不透明的關係,以及分化體係,估計他們也聽不懂,一個想著,我要是說口紅色號對不同風格服裝的反差效果,是不是也能有這種效果。
等到陳院士已經提出準備邀請張業明去他的實驗室參觀並指導學生的時候,李樂終於站了出來。
“陳院士,張博士去您那參觀溝通,當然是好事兒,可我們也是有自已的實驗室的。”
“哦,對對對,說說,想怎麼合作呢?”李樂說這話,陳院士秒懂,“不過,你們的實驗室,還沒建吧?”
李樂點點頭,“就因為沒建好,才需要您的幫助。這麼說吧,麻省的那個注重基礎研究,國內的這個,我們的想法是注重成果轉化和生產工藝的改進。”
“那,我能幫什麼忙?”
“方向。”
“哪裡?”
“動力和儲能。”
“為什麼不做消費級,現在很掙錢。”
“能掙,但是上車晚了點。”
“但是,行業內並不看好。”
“所以此才有了863計劃裡,沒把鋰電池給放進電動汽車專項的情況。”
“你知道?”
“知道。”李樂點點頭,“如果不是您前後奔波,頂著壓力找人疏通,這一塊也不會在最後階段入圍。現在狀況是,國外早已經開始朝這個方向發力。我們,不能落後,哪怕這條路,現在看起來,還不那麼明朗。”
“你有信心?”
“和您一樣。”
“狡猾。”陳院士笑道,“你們的優勢呢?”
“前沿的研發團隊和項目經驗,一批待轉化的優質專利,還有,相對優質的合作夥伴。”張業明這時候,從包裡又拿出一本資料,遞給陳院士,“你可以看一下,我們現有的實驗室和未來將要設立的實驗室的規模,構想,人員結構,以及已經掌握的一些技術資料。。”
“我,能看?”
李樂笑了笑,“不怕,您是院士,不是哪個公司的老板。”
“你這話,相當於讓我簽了個協議啊。”
“君子協定。”
陳院士一點點翻看,三個人,哦,再加上一個已經魂遊天外的李尹熙,靜靜的等。
好一會兒,陳院士合上文件夾,遞還給張業明,“嗬嗬,你們倒是好氣魄。”
“我們是企業,和您比,還是差的遠。”李樂回道。
“彆給我戴高帽,我也是人。不過,這事兒,我提個想法。”
“您說。”
“共建,如何?”
“您的意思是實驗室?”
“不,長樂新能源。我去找上麵,如果你們不介意接受多一點的投資的話。”
。。。。。。
“我一直認為,從技術到產品,必須要有企業來支持,同時要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建立一個轉化平台。而對於要樂於與研究院所建立聯合研發聯係,或成立聯合實驗室實現技術成果的轉化。”
“你們有這個氣魄和遠見,我為什麼不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呢?”
在和陳院士商量了一下進一步合作的規劃之後,李樂對吸納中科院作為長樂新能源的投資方,自無不可。
畢竟,能讓人把旗下最賺錢公司都給折騰沒了,做生意,十賠七八。有些時候,商業上的事,和智商真沒什麼牽扯。
當意向確定,之後,便是合作雙方,開始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過,這種細節的商談,李樂和陳院士聊出了幾個原則和標準之後,商業上的,交給了李亮斌,技術上的,交給了張業明。
“我有個學生,也是做鋰電池的,隻不過最近一直在蹉跎,看起來,還沒有你們對未來的技術路線和市場認知深刻。”
送人出門,李樂聽陳院士說了句。略一琢磨,就知道說的是誰。
“我們不吝嗇分享,就像我們和三鬆的那個技術開放協議,一個產業的形成,需要共同的推動。”
陳院士打量打量李樂,心明眼亮。一番接觸下來,讓老頭覺得,這小子,是個心胸開闊的。
“嗬嗬,那更好,互相提攜進步麼。”
“還得陳院士幫忙。”
“自然。”
“那後續的事情,斌總,張博士?”李樂看了看身旁的兩人。
“是,我們會及時跟進。”
“誒,對了,陳院士,你那邊有沒有想要立誌於產學研結合的學生?”
“怎麼,我這一畝三分地上長出的苗苗,也看上了?”
“可不,人才麼。我們的條件應該還行,學術機會,薪酬待遇,住房車輛,還有未來的收益。”
“嗬嗬,說的我都心動了。”
“搞科研不能隻講情懷不是?”
送走人,李樂轉過身,“兩位,後麵的事兒,辛苦。”
“沒什麼的。”
“行,等你們從醜國回來,咱們再聊。尹熙,走了,我送你回學校。”
“哦。”已經暈乎快半個下午的李尹熙拎著包下了台階。
上車,站起來蹬,一個恍惚,二八大杠,載著兩人,迅速消失在路口。
張業明瞅瞅李亮斌,“這李總,這麼節儉的麼?騎腳踏車?”
“應該吧。最起碼,我想起一件事兒。”
“什麼?”
“剛才,李總說他請客喝咖啡的。可現在,得我去買單。”
“WTF?這點小錢他....我說呢,這麼快就跑了。這麼乾,是不是有點兒?”
“誒,我們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那邊人在腹誹,這邊李樂已經騎出了兩條街開外。
“姐夫,你慢點。”李尹熙抓著李樂的衣服下擺,慌張道。
“行了行了,這就慢了。”李樂左右看看,鬆了口氣。
“你蹬這麼快乾嘛,趕時間?”
“不趕時間。”李樂嗬嗬著,笑的很開心。如果李尹熙能看到這笑,會聯想起前天才記下來的詞兒,雞賊。
騎回燕大南門,換了四個輪。
李尹熙坐在副駕上,蛄蛹了幾下,“阿一古,我這屁股啊,可算舒服點了。”
“嬌氣的。係上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