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這個春天(2 / 2)

“研究生咋辦?自由度這麼高?”

“我那還有幾個人去疆省田野調查了,你說要不打電話叫回來?”

“疆省千裡遙遠的,那邊反而更安全不是?”

“哎,徐主任,徐主任!”有人喊了聲,走廊裡,眾人都停住腳步。

“丁老師,怎麼?”

“咱們隻說防護防範,物資呢?東西呢?係裡啥時候發?”

“稍等等,主任帶人去接收了。”

“那就好,學校這次倒是挺快。”

“倒也不是學校。”

“不是學校?那是哪兒?”

。。。。。。

那是哪兒的那個人,這時候已經溜到了惠慶辦公室。

一進屋,一股子消毒水的刺鼻味道。

“阿嚏,阿嚏!!”李樂揉揉鼻子,“惠老師,您這屋裡用的超標了吧?”

“習慣就好。”辦公桌後麵的惠慶頭也不抬的回道。

“惠老師,係裡剛開會的事您知道了吧?”

“知道。”

“那咱們說的,去吉省,咋辦?”

“課題儘量不能停,按照去的準備,到時候真有什麼事兒,再說。”

“嗯。”

“作業呢?”

“在這兒,這一篇關於新經濟形勢下,城市社區功能轉型的寫好了,城市社區組織結構的,就寫了一半。”

“怎麼?你以往不都是快手麼?”惠慶抬起了頭。

“就是,寫到一半,有些彆的感觸和想法,就想著重新理一理思路。”

“說說吧,什麼想法?”

李樂想了想,“就覺得社會的運行,包括社會組織的運行,都是由普通人決定的。世界本質上這是一個由一群普通人構成的社會,我們是什麼樣子,社會的各個組織機構就是什麼樣子。”

“能夠進入這裡麵的人都不會太蠢,但也沒有大部分人想象的那麼嚴謹和高大上。而整個社會的運轉水平,就是維持在普通人能夠接受的地步。”

惠慶放下手中的筆,“比如?”

李樂摸著桌沿兒,“總覺得管理者都是心思縝密,深謀遠慮,製定政策之人必定聰明,事事精通,數據都是科學統計,認真確認,反複研判。”

“可當你接觸到一個層麵或者一些事實之後,你就會覺得和自已以往的認知存在差異。管理者雖然不傻,但是身上的缺點卻比普通人還要顯眼,政策往往可能是拚拚湊湊,所謂智庫單位也不過是資料的整合,而數據很有可能隻是大差不差就行。”

惠慶盯著李樂看了看,笑道,“其實很好理解,你已經說了,社會是人構成,那麼,所有存在的製度圍繞著人轉,我們的對手永遠是人,包括自已。”

“悲觀點來說,其實社會組織機構運行,更像是一群聰明人構成的組織,最後做成了一堆無用且低效率的事情。”

“而組織的運行,隻需要有充分的利益,簡潔的邏輯,可執行的方案,在調動大部人參與的情況下,儘量保證執行不走偏,漏洞小一些或者彌補的及時一些,這就已經足夠好了。”

李樂點點頭,“如果引申開來,到組成社會的人群或者個人呢?”

惠慶回道,“大部分人本質上不存在認知差異,是周圍的環境、資源和信息輸入造就的結果。天才在群眾中的貢獻度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大,高估天才的創意,忽略了思想的來源其實是曆史的積累,而天才在群體中也存在從眾心理,而他的思考也需要普通人理解和執行,可能最終的結果並不會那麼耀眼。”

“所以,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其實表現出來的水平是遠低於大家通常想象和文化美化的?”

“這個,就需要你自已的理解。”

李樂琢磨半天,說道,“謝謝惠老師,我大概知道該怎麼寫了。”

“有思路就行,寫東西的過程,也是自我思辨的一個過程。”

“嗯。”

又和惠慶聊了兩句課題的事兒,李樂從包裡拎出一個袋子,遞給惠慶。

“這是什麼?呃,口罩?這現在可不好買,你從哪兒弄的?”

李樂笑了笑,“我買了個廠子,您信不?”

“信。你現在做什麼,為父......”

“家裡孩子等吃飯呢,我先走啦~~~~~”

看到李樂飛奔而出,惠慶捏著袋子,笑了笑。

。。。。。。

今年春天,燕京的街頭,流行的是白色口罩。

李樂和大小姐臨出門時,被曾敏拽住,上上下下,前前後後檢查一圈兒,又從頭到腳噴了一遍酒精。

“媽,不至於,不至於。”

“什麼不至於,小心駛得萬年船。富貞,轉過去。”

“誒。”

“噗呲噗呲~~~”

“你說你爸媽也是,說了不行就彆來了,還非得來。你爸那身體,能行?”

大小姐笑道,“沒事兒的,他們不和人接觸,有專車專人負責的。”

“還是小心為妙。”

“行了,路上注意點兒。車彆開快,彆毛手毛腳的。聽著沒李樂?”付清梅這時候走過來,指指孫子。

“知道了,這是咱家的國寶,磕了碰了都不行。”李樂嘟囔著,拉開車門,把大小姐扶進去。

去機場的路上,看到往日擁擠的火車站,突然變得空空蕩蕩,平日車水馬龍的長街上變得路廣車稀,行人戴著口罩彼此躲閃著站得遠遠的。

“哎~~~”

“怎麼了?”大小姐問。

“沒啥,想起一些事兒。”李樂搖搖頭,心說話,該來的還是得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