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理事,這些你都知道麼?”
“呃.....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知道了,為什麼沒動作?”
“2001年的時候,還.....”
“我說的是去年,關前年什麼事兒?”李建熙“哼”了一聲,隻是這一聲,金理事的腦門上見了汗珠。
“關聯交易,定價虛高,債務擔保,這些事情在一年之內出現,你一點都沒察覺麼?”
“我們雙方合資的公司沒有....”
“毛利呢?怎麼解釋,去年一年掉到不足10%,這也是你不了解的?”
感受到李建熙怒火的金理事,在春天裡,汗水從頭頂流向耳後,從耳後流向脖頸,腰杆越來越塌。
“終止合作吧。”李建熙說道,“丁常務。”
“會長。”
“你是負責營銷的,從明天開始,重新評估科建的營銷體係,尋找代替的銷售代理商,轉為多合作夥伴的模式。”
“是。”
“孫副會長。”
“會長。”
“一年時間,逐漸和科建切割,這種操作下的企業,無論業績做的多好,都是個炸彈。”
“好的,會長,我明白。”
“還有,畢竟是合作多年的公司,彆做的太明顯,今明兩年,彩屏手機的原型機和獨占銷售協議還是和他們簽了,部分配件繼續提供,之後,就說產能問題,讓科建自已尋找替代供應商。”
“好的。”
“對了,津門手機工廠的零配件供應,我們自已內部自給率離規劃的70%還差多少?”
“現在自給率能達到57%,想達到70%的指標,要等到明年中旬,在大邱的元件廠投產。”
“電池呢?”
“原有電池產能有缺口,隻能保證6成左右由SDI提供,剩下的,由在大陸和腳盆的幾家供貨商提供。”
“知道了。”李建熙又看了眼金理事,撐著桌子起身,“金理事,你今年44了?”
“啊,是,是的會長。”
“你聽沒聽過一句話,四五退,五六盜?”
“聽過。”
“什麼意思?”
“45歲退休,如果到56歲還在上班就是盜賊。”
“挺好。就這樣吧。”李建熙衝剩下兩人一點頭,轉身離開餐廳。
三人起身躬送,丁常務隱約聽到李建熙對身旁的秘書說了句,“李女婿手下的那家電池廠設備改造結束了麼?什麼時候能正式投產?”
而金理事,“庫通”一聲,坐在了地上。
。。。。。。
後海邊,廣元寺南,鴨兒胡同深處,一座宅院前,不寬的巷子被兩輛大奔占了半幅路。
經過的人倒是沒有抱怨堵路,因為注意力都被那扇門枋上繪有牡丹、仙鶴、葫蘆、鬆柏,門上有四個門簪,上麵四個大字寫著“四海升平”朱漆廣亮大門給吸引了。
往日裡,這扇大門,連同著旁邊的車庫都是大門緊閉,今天卻大大的敞開著。
有附近的幾個老住戶湊在門口向裡麵張望,想一探究竟,卻被門裡一左一右,兩個西裝領帶的安保和一座雕刻著“鶴鹿同春”花樣壁心的青磚影壁給攔住了視線。
“這是,有主了?”
“這話兒說的,本來就有。”
“我知道,我是說新主。這舊主不早就聽說要賣了麼?”
“哪那麼好出手,這麼大的宅院,得多少錢才能拿下來?”
“幾百萬得有吧?”
“幾百萬,您哪涼快哪歇著去吧。”
“你說多少?還能上億?”
“您看,您這就抬杠了不是?”
“就是,上億得後海邊上那些王府,這原來就一侍郎家的宅子,也就,千萬?”
“謔~~~爺們兒,您可真特麼闊氣,千把萬說出來,跟喝水似的。”
“誒,你倆誰進去過?”
“我。”
“咋說?”
“前房主裝修時候,我跟著送木料的一起進去過。”
“大不大?幾進?漂亮不?”
“三進院子,外加後麵一個小花園兒,邊上還分了兩處東西跨院兒,您琢磨琢磨,大不大?”
“嗬~~這特麼,得有一千多平?”
“一千?拉倒吧,再翻個兩翻兒。”
“兩翻?這特娘滴不得三千?”
“可不。”
“嘖嘖嘖,誰家要是能在這兒住,不敢想,不敢想。”
“得了吧,這麼大的地兒,肯定不能一家人自已個兒住,你還得加上廚子,老媽子,花匠、司機一大堆,要是一家三口住這兒,晚上不瘮得慌?”
“到也是,這老話說,宅子得配德行,配氣場,要是氣場小了,住大房大宅,容易宅壓人,沒個好兒。”
“那你猜,這來看房子的,得多大的腕兒?”
“不猜,就特麼大過天去,他也得和我們家用一個管子的自來水。”
“嘿,好,牛逼!!”
老街坊在門口扯淡,而大院裡,老李正拉著老李,悄悄地,趁著沒人留意,鑽進了二進院兒邊上通往跨院兒的小門。
“來,點上,點上。”
“嗬,歇歇!歇歇!嗬嗬嗬。”
“邊兒上來來,累死位,go兩步,go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