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抽絲(1 / 2)

王忠和拿出一本手寫的稿紙,還有幾張打印的文件,遞到了李樂手上。

“這些都是能通過公開途徑查到的東西,但是幾相印證之下,就能看出不少問題來。”

“新化特鋼整體重整方案?”李樂翻了翻,第一眼就看到幾個醒目的大字。看了好一會兒,又遞給一旁的傅當當。

“當時我們的方案在修改上報之後沒幾天,富華就出現了,市裡的要求是先去談,討論重組方案、員工勞動關係處理、資產處理、分流方案。我們想著,談唄,看看對麵能帶來什麼好處和資源。”王忠和夾著煙,陷入到會回憶裡。

“盛廠長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也參加了前幾次的談判。沒想富華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大規模裁員,很激進,一次性就要裁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員,而且沒有任何的分流措施和後續方案,這個數是我們原本方案裡,三到五年的目標,他們竟然要一次性到位,盛廠長當然不同意,直接拍了桌子,說,要談就談,這種一次性,大範圍,大量人員的下崗,特鋼不接受。於是僵持了好幾次。”

“我們也知道,老廠子,包袱重,想繼續發展,就得輕裝上陣,可你得循序漸進,這不是簡單的幾千個人,這是幾千個人背後的幾千個家庭幾萬人的生計,哪能這麼魯莽?”

傅當當掀開方案的後幾頁,眉頭微皺,“你們當時的減員方案呢?”

“盛廠長當時做了個三個三分之一的方案。”

“三分之一?”

王忠和彈彈煙灰,“工廠三分之一的生產線相關員工繼續在崗,三分之一的人員參加重新上崗培訓,三分之一的員工分流、辦理內退。主副分離之後,副業獨立出去,成立特鋼占股的公司,每年給一定補貼,吸收一部分調整下來的員工,然後自負盈虧,走市場化道路,你就像這邊的遊泳館和影劇院,廠裡就有人想要承包,改成二人轉劇院,還有餐飲,洗浴中心。還有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等。”

李樂點點頭,“其實,這樣也挺好,最起碼給調整下來的工人有營生的希望。之後呢?”

“之後?”王忠和歎口氣,“本來以為談不下去就不談了,誰曾想,上麵突然下了個文,說盛廠長到年齡了,一個月內辦好交接,去人大報到。”

“這是,調虎離山?”

“可不。”

“盛廠長能願意?”

“不願意有什麼辦法?盛廠長再怎麼著也抵不過一句聽從組織安排。我們不願意,要去市裡找,還是他攔著不讓我們去,臨走時,他說,你們之後乾啥,都彆對不起自已的良心。”

“那盛廠長一走,這談判....”

“繼續啊,後來開了兩次還是堅持不接受他們的方案。可到了第三次,富華退了一步,把減員條件改成三十年工齡或者年滿四十五周歲,本來我以為我們這邊沒人同意,可沒想到,居然有人鬆動了,再之後,市裡又出麵做保證,就這麼一來二去的,到最後,隻有王川和我,還有幾個工會職工代表還在堅持。可那陣子,廠子裡忽然開始風言風語,說我們是為了自已利益,反對富華的進入,不想讓

“你們沒頂住?”

王忠和又捏出一根煙,對著快抽完的煙屁股對了個火,一邊往煙灰缸裡摁煙頭,一邊看著李樂。

“換誰能頂住?就像你說的,調虎離山,盛廠長已調走,王川接班但是又沒有老廠長的威望,工人隻看到眼前的利益和富華畫的大餅。”

“現在想想,是不是富華在底下煽動和搞的鬼,不好說。”

王勝男嗤笑道,“現在

“棍子不打在自已身上,誰都覺不到痛,嗬嗬嗬。勝男,你媽去樓上張姨家裡了,你去看看,咋還不下來。”

王勝男眼珠子轉了轉,“哦。”

看到家門關上,王忠和這才又說道,“我們人微言輕,人數又少,那時候再怎麼叫喚,也沒人聽,大夥都沉浸在改組之後的拿高薪的承諾裡,尤其是那些中層乾部們,都向著富華方案裡加薪的條件,隻能少數服從多數。”

“可真的簽了協議,富華進駐之後,事情就變得和原來都不一樣了。”

李樂琢磨琢磨,一晃手裡的稿紙,“方案上說,特鋼和富華重組之後,特鋼的注冊資本是32億元。公家持有46的股權,省寶信資產管理公司持有13,富華持有38,廠子的管理層有3個點,充分實現了國有、民營、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的多元產權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可我看您寫的,這裡麵有問題?”

“嗬嗬,不光這個,還有從之後的財務上看出來的另外兩個明顯的問題。”王忠和伸出三根手指頭,比劃著,“先說這個,既然是重組,就應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可富華在之後,拿出了多少錢?”

“協議上說,公家以資產形式入股,金額為14.72億,省寶信屬於債轉股,將特鋼原有的4.16億債務轉為股份,而富華以持有的山南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35%股權,作價8億元,還有4.16億元現金,共計出資12.16億元,管理層出資9600萬。”

李樂手一抬,“那個,王處,您等等,這個管理層出資是怎麼回事?”

王忠和回道,“這個是市裡當時製定的一項政策,定下了三個點的企業管理層的獎勵,直接計入重組後的新化特鋼的注冊資本,包含的是特鋼廠所有段長級以上的乾部,到年底分紅時,按照這個比例計算,作為年終獎發放。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激勵管理人員對改組的積極性,說白了就是一個變相的福利和安撫手段。”

“還能,這麼乾?”一旁的連祺忽然問道。

“小姑娘,一看你就還是學生氣,等你到社會上,你就會明白了。”王忠和笑了笑,又從李樂手裡的資料裡,抽出兩張紙,放到上麵。

李樂一看到上麵的數字,愣了愣。

“怎麼樣?能看明白?”

“要是照這份現金流量表來看,這富華.....”

“嗬嗬,你也看到了,所謂的富華將出資12.16億元,隻是一個‘將’出的承諾,是一個標價為12.16億的,極其昂貴的,天大的,極品畫餅。”

“這個表是我離開特鋼之後,一個留在財務處的熟人給我的。富華入駐特鋼之後,僅拿出了一筆6億多的資金,而且這筆資金還是在入駐之後分給富華的利潤。而在工商資料上,可以查到,沒有富華資金進入的數據。而在這個,”王忠和又把另一張紙翻開,點了點,“這是股東年終分紅分配表,在2001年,特鋼的淨利潤為2.78億,可向股東分配的利潤為5.75億,但為支持公司發展,不向股東分配。”

聽完,李樂在心裡盤算。傅當當也湊過來,挨著李樂的肩膀看了。

“王處長,要是按照之前的重組方案、協議,再結合這份分紅分配表,富華是00年12月30日宣布並購特鋼的,而2001年特鋼全年淨利潤為2.78億元。即便按照百分之百控股,也就是這個數,可向股東分配的利潤為5.75億?那減去2.78億元之後的利潤,應該是結轉的往年留存利潤?這就變成了富華的出資?把全部利潤算在一家第二股東身上?”

“而,進一步看,事實上富華並沒有履行當初出資12.16億的承諾,也就是沒有投資一分錢,其所擁有的38%的股份是虛假出資,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股份,也就是根本就不可能分紅。所謂的出資,其實相當於左兜轉右兜,錢還是特鋼自已的,然後這麼一轉,就成了富華的出資?”

王忠和看了看傅當當,“這隻是第一年,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多了。”

“......”傅當當攥起了拳頭。

“姑娘,怎麼?驚訝?還有呢。”

王忠和看向李樂,“假如說,富華完全沒有出資,卻控製了特鋼的實際生產和經營權。可真實的經營業績是什麼樣的?”

“根據我知道的,在與富華合作的三個月後,特鋼的負債就由原先的10個億變成了20個億,而到了去年底,情況更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