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匹駑馬,那就是被拿來實驗的。看看馬蹄鐵到底要多厚才好,安裝馬蹄鐵的時候要嵌入蹄甲多深、怎麼樣才能扣緊等等。
這也是霍嬗要十幾匹劣馬的原因,馬蹄鐵原理看似簡單,可是真的要具體的製造、安裝等等,他還沒有更多的頭緒。
先實驗、小範圍的使用,然後再考慮普及的事情。
因為霍嬗的到來,冠軍村裡一片歡騰,絕非是因為霍嬗帶來了不少賞賜的物品。
“馮叔,你以後就在莊子裡幫著練練這些後生。”霍嬗開口,對馮胥說道,“以後馮旦跟著我,你覺得如何?”
馮胥立刻開口說道,“君侯,我也知道現在這殘缺之身無法侍奉君侯殺敵。我兒還算勇武,有他跟著我也放心。”
“我想過了,以後陳叔跟著我出征,這些小的就在他手底下。”霍嬗繼續說道,“帶十個人就行了,莊子上的用著也放心。”
雖然馮胥等人還想再勸,不過顯然也都明白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做的太過分。
帶十個親兵護衛自然沒問題,但是如果是帶著五十人,那就有問題了。不要說皇帝不高興,在軍中也要成為笑話。
看著冠軍村的這些年輕子弟在演武,霍嬗也讚許的點了點頭。
這一看都是奔著騎兵的方向在發展,這也確實是一個好事情。
“鐵匠來了之後,除了製作馬掌,還要給我製造甲胄。”霍嬗就開口,說道,“我準備製重甲,你們心裡有數就行。”
馮胥連忙問道,“君侯,軍中尚有甲胄。若是君侯出征,陛下定會賞賜甲胄。”
西漢已經有鐵甲了,而且還是大批量的鐵甲,這也就是‘玄甲’。
不過也是按照以前的習慣,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
普通士兵是熟牛皮製成的護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級一點是魚鱗鎧,幾千片鐵片密密麻麻的編紮,防護能力非常不錯。
不過以鎧甲的形製來說,主要也就是魚鱗甲、紮甲、兩當鎧。
鎖子甲這種還沒有出現,這據說是從西域傳到中國,而現階段還沒能傳過來呢。
霍嬗想要製造的實際上是步人甲,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雖然會比較重,但是防護力好。步人甲,也可以批在馬上,隻是騎兵更大、更重一些。
板甲什麼的就算了,板甲的出現是在歐洲,看似是防禦力出色。
但是一開始也隻是作為鎖鏈甲和鱗甲、劄甲的加強部件,現在也很難鑄造大塊的板塊。而且靈活性等等,可能也要受點影響。
霍嬗希望的是一支精銳且強大的重騎兵,在秦漢之前都是輕騎兵,重騎兵的雛形是漢末袁紹用三百名鐵甲騎兵作親兵衛隊。
而輕騎自然是本著快速、長途機動的原則,而重騎兵士兵的甲胄輕點就五六十斤,重點的七八十斤,肯定不適合長途奔襲。但是重騎兵用來衝陣,戰鬥力就不是開玩笑的。
輕騎兵和重騎兵各有優劣,不過霍嬗也不在乎,他需要有一些戰略性的決定力量。
大漢現在也難以普及重裝騎兵,可是堆砌資源弄出來一隊精銳的重騎兵,彆人可能做不到,但是霍嬗有機會。
想想看他的建章營騎看似是八百人,如果裡頭有著兩百重騎兵,那也可以給匈奴人來一個震懾。
輕重騎兵混合,這也是必須要有的。
有些時候幾百重裝騎兵,真的敢衝對手數千輕騎兵,李世民就這麼做過。
就算是號稱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實際上也不全都是輕騎兵,也有相當一部分的重裝騎兵。
先弄出來一支精銳的重裝騎兵,霍嬗想想看還是有些激動和期待。
到時候曆史上可能要記一筆,第一支重裝騎兵就是來自冠軍侯霍嬗的建章營騎!
時間也非常緊迫啊,眼看著就要去打西域了,眼看著匈奴可能就要反撲了,霍嬗也需要抓緊時間才行。
李廣利打大宛損兵折將,兩次出征在建功。
而且趙破奴很快就要出征匈奴,要是不做些事情,他的兩萬騎兵就要全軍覆滅、本人也被俘。
這些事情,霍嬗可不能容忍,不能讓匈奴人再次回到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