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決勝千裡之外(1 / 2)

在這之前女真人是寧死不降的,會血戰到底,可是宋軍允許他們用家人和錢財贖身,這一招太有殺傷力,能夠用女人和錢換自由,輕鬆的離開,而且將來還可以拿起刀劍再戰,又何樂而不為?

於是這些將士們也都乖乖的放下兵刃,先活命出去,回頭再拿刀來找場子挽回臉麵。

他們卻不知道一旦這養成了習慣,鬥誌也就漸漸被消磨光了,經過這幾年,金軍一旦被數倍兵力於他們的宋軍包圍的時候,往往就等著宋軍開口說這句話,就會投降。

這種惡習逐漸形成習慣的時候,戰鬥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若乾年後金軍遇到宋軍屢戰屢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活捉完顏亨的領軍大帥,正是京湖戰區製置使,前軍都統製嶽飛嶽鵬舉。

嶽飛的兵力原來部署在襄陽,可是蒲魯虎的中軍避開了襄陽直撲黃州,嶽飛率軍追擊。

路上嶽飛收到了皇帝趙桓緊急送來的密旨,讓他停止追擊,轉而包抄金軍。

這是趙桓經過韓世忠戰敗的教訓後做出的決定。

韓世忠的戰敗付出了慘痛代價,宋軍損失了差不多二萬人,這讓趙桓深感懊悔。

自己洞察曆史,一直小心的維護著曆史軌跡,可這次卻放任韓世忠組織不符合曆史軌跡的一場會戰,結果遭到了敗績。

這是趙桓穿越以來少有的一次敗績,也讓他清楚的認識到,他取勝的法寶還不是強大的財力、眾多的人口以及軍隊的數量。

其實,這些優勢在宋金戰爭之初宋朝就擁有。

雙方開戰之初,大宋兵力總數、人口總數、經濟總量和國土麵積,都遠遠甩掉金國無數條街,可依舊被金國打的一敗塗地。

因此,在冷兵器時代,人口,經濟總量,兵力等客觀因素往往都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決定雙方勝負的,往往是軍隊的個人素質、整體素質,尤其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兵種——騎兵的數量和質量。

這方麵,開戰之初的宋軍遠遠不及金軍。

宋軍即便經過了兩三年的磨練,依舊不是金軍的對手,這一點必須有清楚的認識。

所以,趙桓不能再試錯了,他要回歸到製勝的基本法寶上——洞察先機。

而他清楚的知道,這次的金軍南進,中路軍將會從黃州突破長江,追擊孟太後,從黃州追到江州再到同州,最後到吉安,然後再折返黃州,在黃州大肆殺戮搶劫。

金軍的先鋒部隊大概二萬人,會最遠殺到吉安。

趙桓不打算將整個中路軍全殲,他目前沒有這麼多兵力,也沒有這個實力,也沒有必要展開這樣的生死大會戰。

能把對方的先鋒給吞下,殲滅其先頭部隊二萬,這個戰鬥的勝利就足以擊潰中軍的。

所以在嶽飛尾隨追擊金軍的時候,趙桓的緊急聖旨送到了嶽飛麵前。

告訴嶽飛不要尾隨追擊了,而是避開黃州,過洞庭湖經長沙,迅速前往吉州,並在吉州根據山形地貌準備打伏擊戰。

執行這一次長途奔襲的是嶽飛的十萬騎兵,能夠快速機動到達吉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