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妙清的妙計(1 / 2)

妙清搖頭晃腦吐出了四個字:“登基為帝。”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了。

因為高麗國王都是隻稱王,不稱帝,他跟大和不一樣。

大和國還沒有跟其他國家接壤,所以做皇帝彆人也不會太在意的,大海就是他的天然屏障,隔著大海,他不用擔心其他國家。

所以不僅當皇帝,而且要當天皇,四麵環海就是他的狂妄的資本。

可是對於高麗來說,就沒那麼幸福,有大片的領土與中原王朝接壤。

中原王朝看到高麗國王登基便可能會發大兵打他,他擋不住,所以還不如乖乖的韜光養晦,不要給強大政權得到滅掉他高麗的借口。

所以高麗從來都是當國王,不像大越國、大理國這些藩國,關起門來當皇帝,對外則自稱王,而現在妙清卻讓他當皇帝,可不是開玩笑的。

他要是在大宋麵前自稱皇帝,大宋肯定會狠狠修理他。

金國麵前他更不敢自稱朕,金國隨手就可以把他滅掉,越是這個時候他就越清醒,不敢隨意惹怒金國。

他有點發愣,同時又有些惱怒的望著妙清:“為何這時候要朕來稱帝?”

妙清一副神秘莫測樣子說道:“臣夜觀天下,確定開京王氣已經消散,但是如果陛下登基為帝,新帝登基,必然天地百神嗬護。

由此一來,地下的皇氣將會護佑陛下抵禦強敵,恢複我高麗安寧,但是由於龍氣本身接近枯竭,所以這種登基為帝的嗬護不會持久的,也就是三五年。

這是老衲偷窺天機,冒著被天譴的危險,向陛下提出的建議,請陛下斟酌,不要耽誤了上天垂愛才好。”

他一番說辭說得王楷半信半疑,有些心動,真的能夠凝聚王氣,能夠讓大宋退讓,離開高麗,那倒是一件大好事。

隻是這件事關係重大,他得聽聽各方麵的意見,於是把目光望向金富軾。

金富軾他曾經編出來了朝鮮半島最早的史書——三國史記,他是不怎麼相信所謂王氣這一說的,尤其是拿王氣來對抗大宋,在他看來就簡直是笑話。

若是在平時妙清這麼說,皇帝願聽,那就任由他們。

可是現在國難當頭,大敵當前,弄不好會滅國的,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放任妙清禍害國家呢?

當下金富軾說:“殿下,風水之說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但是要審時度勢作出判斷,不能依靠那些不飄渺的玄學來做出推斷。”

這番話得到了柳旵等人的讚同,甚至於金富軾的死對頭尹彥頤也沒吭聲來反對他。

這些大臣又不是傻子,不想摻和在這種事情中,也不想讓妙清這個時候來說這種事,會有大麻煩的啊。

眼看一眾人的都不同意妙清的意見,王楷縱然有意卻也不敢不聽全體大臣的意見,於是說道:“這件事從長計議。”

但凡他這麼說,那就意味著這主意不會成了,隻是說的委婉一點。

妙青又立刻提出:“那就請殿下北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