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潤生的是趙桓的第十三個兒子,這個兒子趙桓給了他取了個小名,叫萬國。
這個名字極其霸道,萬國來朝,可見趙桓對黃小潤的兒子刻意的要拔高半籌,再給黃小潤的第二個兒子萬國取大名的時候,趙涵選擇了趙諍。
幾個博學鴻儒並沒有取這個字,是皇帝自己想出來的,博學鴻儒很委婉的提醒趙桓,說這個字有爭鬥爭訟的意思,寓意不太好。
趙桓卻擺手笑道:“我就是要讓他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我的兒子就是要敢於爭鬥,敢於挑戰,當然不能窩裡鬥,哈哈哈。”
幾個老學究也就不敢再多言了。
而在給黃小潤兒子萬國封爵位的時候,趙桓再次讓眾人驚掉了下巴。
本來趙桓已經改了規矩,給每個孩子都是按照他母親的籍貫所在地來取名,來封爵位,可是到了黃小潤的大兒子山河封的是秦國公,那是戰國七雄的老大,最終一統天下的。
可是到了黃小潤的二兒子萬國,趙桓沒有按照黃小潤的籍貫給他封,而是封為晉國公。
晉國公和秦國公,這兩個國公稱謂,在曆代爵位封賞中那都是的存在,隻有最的親王才會得到這兩個封號,而一般而言,未來的太子,最先封的就是這兩個爵位。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不是儲君不會得到這樣的封號。
難道這意味著儲君會從黃小潤的兩個兒子中選擇?
聯想到之前太子各種的騷操作,把他自己逼上了絕路,皇帝到現在都沒正眼瞧他,而且他還窩在東宮關著門抄錄家訓。
那是不是意味著皇帝想換太子了?
當然也有不同意見者,認為皇帝站立山河為秦國公的時候,就表現出這種意圖。
現在過了好幾年,也沒有廢掉太子,反倒又封了黃小潤第二個兒子為晉國公,這不是兩虎相爭嗎?
由此一來,太子之位是隻有一個的,三個人爭,這算哪門子事呀?因此得出結論,皇帝之所以封黃小潤的兩個兒子,一個秦國公,一個晉國公,僅僅是出於對黃小潤的喜愛。
所以才恩寵有加的給了孩子這樣高的兩個爵位吧,其實這也隻是人的觀感,並沒有實際的規定說秦國公和晉國公要比其他國公高一層。
總之各種議論都在。
趙桓又得了兩個兒子,很高興,還下令叮囑崔雪姬隨時留心著有沒有月事停止懷孕的跡象?
可惜的是,雖然辛苦了一個月,崔雪姬的月事還是如期而至,沒懷上。
趙桓倒也不氣餒,安慰崔雪姬說沒關係,再接再厲,後麵的一個月到過年之後,他恐怕就得照顧一下其他的嬪妃了,否則彆人該有意見。
但是他還是會算著崔雪姬的受孕期,然後臨幸她的,爭取早日開花結果。
……
時間回到崔雪姬他們入宮的第二天。
副相霍汝文便與高麗宰相金富軾兩人在政事堂舉行了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