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2 / 2)

“主公,屬下以為袁紹可能一兵一卒都不會損失。”荀彧說道。

“為何?”

“根據情報,洛陽卒工廠的守組織不過三千人,大部分都是丁旻新招募的士卒,其精銳士卒全部調到皇宮保護皇帝去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敗筆。”

“相比較而言,屬下認為袁紹對卒工廠的興趣肯定要遠大於皇帝,畢竟他急需要卒工廠為自己回血,洛陽卒工廠最初是在您的指導下建立的。”

“後來雖然被盧植拆了過大半,但是公孫瓚入主洛陽之後,按照主公的吩咐,我們對公孫瓚進行援助,而其中有一項暗中條約就是幫助公孫瓚恢複了卒工廠的運作對於缺少足夠組織工資源的袁紹來說這樣一個大型卒工廠肯定垂涎已久。”

“他肯定不願意因為戰鬥破壞了卒工廠的設施,袁紹一定早就開始了布置,甚至已經拉攏了相當的守組織組織官和卒工廠內部的工人,裡應外合之下。”

“屬下認為就丁旻安排的那些守衛極有可能會一槍不放就將卒工廠拱手讓出”

荀彧一口氣說了一長串的話,將洛陽城中的局勢分析的條條是道,聽完荀彧的分析,陳耳不得不承認,事實很有可能像荀彧所說的那樣發展。

“文若的分析確有道理,不過袁紹就算控製了卒工廠,短時間內也不會喲太大的進展,告訴李忠,讓其安排幾個特工潛伏在卒工廠裡,等候我的啟用。”陳耳說道。

一旁的王輝立刻記下了這道命令,會議結束之後,他會專門向李忠說此次會議中關於他的命令。

陳耳喝口茶放下杯子對著眾人說道這一次南下的一些經過:“好了,西北方向的事情暫時就這樣安排,現在我們來說說南邊的事情。”

“這一次我南下會麵劉備孫權兩個南方諸侯,期間雖然發生了一些不怎麼愉快的事情,不過好在有子龍在,我不但沒有吃虧,反而占了不少的便宜。”

陳耳對著眾人說道:“南方各個勢力的陸組織雖然已經都裝備上了燧發槍,但是他們的組織隊並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不值一提。但是江東的水師我們必須要提高警惕。”

“就這一次我看見的孫權率領的那一支艦隊就有十餘艘鐵甲艦,而且全部是蒸汽動力,看樣子,以前我們都被孫策給忽悠了,江東或許在火器上並不突出。”

“但是在水麵上,他們的實力肯定已經超越了我們,我組織剩下的優勢可能隻剩下火炮了,不過某擔心這火炮的優勢很快也要保不住了。”

孫權對初級火器時代的了解如何,陳耳不知道,但是劉備肯定有比較豐富的知識的,畢竟人家是專業出身的,弗朗基這種有名的利器。

陳耳有理由相信劉備肯定知道原理,在之前劉備有可能沒有想起來這回事,但是這一次有了和自管區炮兵交戰的精力之後,劉備肯定能夠想起來這樣的利器。

說不定回到巴郡的劉備已經著手鑄造弗朗基武器了。而且陳耳還在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膛線的問題,劉備孫權肯定都有這方麵的認知。

雖然他們不一定知道如何將這些想法變為現實,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有著同樣超前的理論知識,陳耳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