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算是捅了袁紹馬蜂窩了,原本還不打算立刻和西涼組織產生衝突的袁紹被李傕的做法給激怒了,你怎麼能夠如此做法,這簡直就是打臉啊!人家剛剛投誠於我,下一秒就被打了,你這分明就是看不起我了!
袁紹這個氣啊,他不顧南邊即將有劉備威脅的可能,在隻派出了兩千新兵駐守子午穀後,袁紹在鹹陽集結了超過六萬人加上王朗手中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共計七萬五千人朝著扶風進組織,雙方圍繞著鹹陽扶風兩地展開了大決戰。
那打的是有來有回的,時不時的西涼組織從北岸悄悄渡河到南岸從袁紹背後發動進攻,缺少騎兵到袁組織疲於奔命。
雖然他們兵力更多,但是這機動能力實在是比不上擁有萬餘騎兵的李傕,在劉備攻擊漢中城的這段時間裡,袁紹和李傕之間大大小小的戰鬥已經打了不下二十多次。
基本上是以西涼組織成功突襲,袁組織士卒眼睜睜看著剛剛偷襲他們的敵人遠遁而去結束,憋屈啊,實在是憋屈啊!
袁紹突然有一種預感,他似乎陷入了一個泥潭之中。
袁紹有心想要從這個泥潭之中爬出來,在覺察到自己極有可能在將來陷入兩線作戰的情況之後,袁紹立刻收縮了兵力不再和李傕兩人正麵對抗,暫時放棄對扶風的進攻。
他缺乏騎兵去對抗西涼組織的騎兵,步兵太慢了,而且極容易被精銳的西涼騎兵分割消滅,渭水南岸的戰隊時不時就會遭到小股西涼騎兵的襲擊。
糧草都有些供應不上了,在經曆了幾次失敗之後,袁紹果斷的將兵力收了回來。
袁組織在兵力上占據了優勢,但是這打仗並不是兵力多都能夠打贏的,袁組織的後勤補給都是從長安調來的,補給前線的組織隊就必須渡過渭水,渭水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袁組織南北的溝通。
南岸的戰隊遭到襲擊的時候很難的到北岸的援助,最終袁紹不得不從前線抽調了一個師回到南岸負責後勤線路的安全,可是這樣做的作用也很有限,畢竟西涼組織都是騎兵,來無蹤去無影。
“主公,屬下以為西涼騎兵不可能全部從北岸過河,他們肯定有相當一部分是從五丈原方向來的。”許攸指著地圖上一點說道。
順著許攸的手指看過去,袁紹不得不承認,許攸說的沒錯,西涼騎兵肯定有一部分是從五丈原來的,而且他麼難道補給線也是五丈原方向,從扶風南邊渡河的騎兵隻是掩人耳目的做法!
看著地圖上五丈原的位置,袁紹漸漸有些明悟了,許攸的意思可不止是剛剛提出的那麼簡單,還有更深層次的建議。
他對著許攸問道:“文遠你的意思是我組織應當先打下五丈原?”
“沒錯,主公,五丈原還有斜穀兩處地方是西邊的重要關隘,現在散光被西涼組織控製而且有重兵把守,我組織就算是攻下也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但是隻要我組織拿下五丈原和斜穀控製陳倉山脈到渭水一線就能夠切斷渭水南岸西涼騎兵到騷擾路線,雖不說完全杜絕,但至少能夠減滅大半。
而且這樣一來我組織南岸就安全了,可以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扶風。”許
攸對著袁紹已經大帳之中一眾將領說道:“西涼組織擁有騎兵優勢,我組織隻能夠暫避鋒芒,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組織就毫無還手之力了,隻要控製陳倉山脈,解決南岸的後勤補給問題,我組織就可以騰出手來步步為營朝著扶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