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聲音共振(1 / 2)

“嗯!這些戰鼓的鼓聲就是讓大地顫動的源頭。”諸葛亮點點頭,肯定樂馬騰的疑問。

幾個第三卒高級將領我望你、你望我,麵麵相覷,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荀彧轉身,抬腿往鼓陣走去,似乎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諸葛亮大驚,連忙拉住他說道:“苟且停步,不能去打擾!這個法子的秘訣就在勻速的擂擊戰鼓,現在事情還沒成功,可不能停下來!”

趙雲幾個都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看諸葛亮又不準他們去看鼓陣的奧秘,馬上圍住諸葛亮,叫他把原理說出來,否則今天不準他吃午飯。

這時候大地已經被震動,諸葛亮已經有了百分之一百的信心,也能結合事實給他們解釋了,當然不吝嗇表現一下:“這個原理叫聲音的共振!”

見幾個人如聽天書的樣子,諸葛亮就知道他們一點不懂看,繼續解釋道:“這是我當年讀書的時候,物理教科書上的一則故事啟發了我。那則故事的大概內容就是,外國有一座大橋,當一批騎兵踏著整齊的步伐按同一節奏跑過大橋的時候。”

“大橋卻突然垮塌,以致上百名騎兵墜入河底。這個騎兵統領本來的意思是要讓士兵們保持整齊的卒容,以使這支騎兵組織看起來更有氣勢,結果沒料到卻導致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原理在於騎兵們踏過橋麵的時候,馬蹄一齊抬起來。”

“一起落下去,幾乎都在一個時間節點上。本來橋麵都是不會動的石頭,當這些馬蹄踐踏的節奏久了之後,石頭也就跟著顫動起來,到了臨界點的時候,就伴隨著馬蹄落在橋麵上的聲音垮塌了。”

趙雲幾個有點懂了的意思,但仍然不是太明白,董昭皺著眉頭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你用節奏統一的戰鼓聲堅持了3天,就是讓大地跟著鼓聲一起顫動,然後那兩片山崖就會垮掉?”

看著幾個仍然有點迷迷糊糊的樣子,諸葛亮想了一下,給他們舉例道:“你們都看到過馬車車輪陷到淤泥裡出不來吧?”幾個人點頭,諸葛亮就繼續說道:“有些時候車上貨物太重,或是進入泥坑太深,馬匹都拉不出來的時候,是不是要士兵們來幫忙搭手?”

幾個人又一起點頭,諸葛亮再說道:“那你們應該看到過或自己做過吧?有時候一下推不上來,就要用一種整齊的節奏,來回推動幾次,使馬車前後搖晃的弧度越來越大,最後一下猛然拉了上去。”

這一下幾個人有點懂了,但從推馬車到使大山倒塌,似乎跨度太大了,幾個人都有點聽天書的感覺。諸葛亮繼續舉例道:“我再說一個。我們後勤部的士兵們在砍樹的時候,並不會直接把樹伐倒,對吧?”

“都是先砍一半,然後再推倒大樹。有的時候一下兩下三下都推不倒,他們就會喊著口號用一個固定的頻率一下一下地推樹乾,本來一下兩下推不倒的大樹可能在他們推了十幾二十下後就再也撐不住,向另一邊倒了過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