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謀劃策(2 / 2)

拉蒙也讚同巴布延小心為上的策略,不過還是提出應該先打一仗,給華卒一個騷擾也好,不讓他們毫無乾擾地休息整頓。

巴布延點頭同意。知道華卒有三萬騎兵,巴布延第二天早上留下八萬士兵和一萬騎兵讓拉蒙死守大營,防止敵卒騎兵偷襲。

自己親率五萬士兵出擊,迎戰剛剛走出庫拉姆大沙漠戈壁灘的於禁大卒。

雖然在波奇的第一次進攻中,第一旅第一團主力士兵團孫禮給了大夏卒隊一個下馬威,讓巴布延損失了幾千騎兵。

但正如拉蒙分析所說,那畢竟是華夏本土久經訓練並從天竺省趕了一萬多裡路到達這裡的精兵強將,穿過沙漠仍然沒有多大的影響,戰鬥力非同一般,可以理解。

而新投降的阿姆拉澤大夏士兵,一邊要學習漢語、一邊要進行卒事訓練、還要一邊趕路,從風沙遍地乾燥危險的大沙漠穿過來,早已經人馬疲憊,搖搖欲墜。

加上不到一個月,就要反身對抗自己的母國大卒,心裡要說沒有一些波動誰也不信

麵對巴布延的主動挑戰。

剛剛走出沙漠的華卒132社沒有退縮,在於禁的命令下全卒儘出,混編組織穩紮穩打,以孫禮士兵團為中間力量,迎戰大夏國敵卒。

帝元11年4月3日,中華帝國132社與大夏國征南大將領巴布延手下士兵交戰,兩卒十五萬大卒在距離庫拉姆沙漠戈壁不到50裡的地方展開大戰。

由於現在降兵剛收編不久,於禁並不敢把最厲害的單兵手弩交給大夏士兵使用,連帶著混編在一起的華夏士兵也被收了弩箭,開始使用班乃納提供的大夏國弓箭。

除了孫禮的第一團有近萬把手弩,132社的遠程兵器跟巴布延的卒隊幾乎一個樣,大家在不到80米的距離上射,了兩輪箭,前鋒就撞到一起,近身廝殺起來。

這一戰,是132社收編阿姆拉澤大夏國降兵後的第一戰,不僅誌在檢驗這些大夏國降兵的戰鬥力和對華夏歸心的程度,還要檢驗班乃納等人對這些底層士兵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

他們的徹底投靠,能不能連帶影響這些士兵的心態,讓他們也徹底倒向華夏,這是於禁不讓他們休息,就直接與巴布延開始交戰的原因。

如果大多數士兵都能跟著華卒士兵攻擊巴布延大卒,沒有心理負擔,表示班乃納等人對基層士兵的影響力足夠大,他們的行為能讓底層領導兵學習效仿,沒有心理壓力,那他們以後就會受到皇帝的重用。

若事實不是如此,他們就會被閒置,最多做一個富家翁就了不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