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海尋山,無所謂係統會出手(求收藏求支持)(1 / 2)

第137章?東海尋山,無所謂係統會出手(求收藏求支持)

大雨停了。

許久不見的大日再度高懸於天。

活下來的人們不禁感謝上蒼,感謝諸多義士。

他們終於又能看到盼頭了。

五洲之地儘是歡呼喜悅之聲。

喜極而泣之人數不勝數。

上冶真人摸了摸胡須。

“雖不知未來如何,可至少如今,我等能稍微的驕傲一下吧。”

大日之下,波光粼粼,天下萬民在街上感恩,他們心裡也充滿著滿足感。

這樣便好、這樣便好啊

葉楓回到了皇城,將風伯破封一事告訴諸位。

如今局麵為風伯破封,雨師重傷,淮河山精水怪因無師重傷垂死而不敢再興風浪。

司家同樣不願再繼續冒頭,當那出頭之鳥。

因而,如今天下竟隱約當真有一股天下太平的意味。

可.這是否是真的天下太平,眾人心中都有答案。

一群人其實也早已商討過了。

就如今大事做出了各自的判斷。

上冶真人覺著,雖說淮河山怪水妖不敢再出,可妖孽終究是妖孽,一日是,一輩子都是。

興風作浪、無惡不作,自禹王時期便一直到此,不滅它們難消心頭之恨。

因此主張將那淮河眾妖儘數滅了。

但金山寺明行足希望安撫百姓,如今百廢待興,天下萬民再受不起動蕩,不若暫且放下,與民生息。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僵持不下,上冶真人更是惱火為何三清山不在南州,這樣他也好帶上諸多弟子打上門去。

儒家諸位倒是並不打算參與其中,他們迫切想要了解上古文之一道,正在查閱諸多典籍,並且想方設法激活鎮字石塊。

而其餘宗門勢力都準備各自休息,此次一戰實在令人疲倦,他們需好好休息一段時日。

眾人各有打算,各有想法。

最終決定,自己乾自己的,想做什麼便去做,坐鎮中州的諸多強者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隻要不打擾到他人便可以了。

於是乎,諸位紛紛離去,

老龍王回到了自己的東海,他一回去,便當即將自己的大兒,也即是如今的龍太子敖飛找了過來。

敖飛乃是老龍王引以為傲的大兒,如今正值壯年,氣度內斂,雖看似文弱,如那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廢物子弟,但卻實實在在的是力能扛鼎。

如今早已抵達八境涅槃,隻要踏足九境,便可接替老龍王,成為新一任東海之主。

此次與淮河妖怪的交鋒中,敖飛也帶著東海諸多蝦兵蟹將立了汗馬功勞。

因而老龍王打算將這麼重要的事交予他。

“我兒,此次東海之尋,務必要小心謹慎,若當真尋到了目的地,切記不可與她們起衝突,我等上門拜訪,就要有上門拜訪的模樣,知曉嗎?”

“放心吧父王,孩兒知道。”

敖飛點點頭,點起了諸多將士,帶好了拜訪手禮,便毫不猶豫地離了東海龍宮,去尋那塗山。

禹王與塗山一事早已傳遍四方,老龍王自然也知曉,而正是因為知曉,方才驚訝東海之上竟還有如此勢力。…。。

他們毫不知覺的情況下與對方當了那麼多年鄰居.不知曉也便罷了,如今知曉了,豈能不上門拜訪?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東海遼闊,人族五洲地界都有如此多秘密,東海豈能沒有!

尋,都給我認真的尋!

隻要尋到,那便是多一條退路.

——————

中州、皇城。

軒轅國主疲憊不堪地坐在座位上,他麵前是正襟危坐的唯一大兒。

“所以,我探尋鎮字辛密時,發生了那麼多事嗎.”

雖說知曉外麵鬨得痛快,卻不曾想會如此痛快。

人族共主又一位人族共主出現。

禹王。

他本以為軒轅老祖被尊為人皇後,這軒轅皇朝也便順理成章建立起來。

卻不曾想

後麵還有禹王嗎。

若後麵由禹王尊為人族共主,那麼軒轅皇朝又是如何建立的?

不是說劃分九州嗎?為何又是五洲之地?

他不禁思索。

但無人可解答他的疑惑。

“父皇,如今天下暫且還算安定,我們.該怎麼辦?”

軒轅皇朝該何去何從。

他們還要繼續尋找先祖痕跡,乞求庇護嗎?

“我再想想如何有辦法尋得祖.”

軒轅國主想說的話止在這兒,他忽地想起那些老家夥們雖倍感壓力,卻已然與先前不同的模樣。

是了他們早已做出了決定。

祖上榮光是祖上榮光,雖說上古時期的老家夥們紛紛出現,可那又如何?

如今是年輕人是他們的時代,先祖們能將這些老家夥擊敗、封印,為何他們不行?

祈禱祖先保佑,一次兩次或還可以,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之後呢?

先祖可還能繼續庇佑他們?

求神拜佛,不如本事在身。

求仙問卜,不如自己做主。

“那些經曆了幾十萬年還不死的老家夥們,依靠自己的實力打贏了我們,試圖將我們的腰杆折斷,實際我們也的確險些將腰杆折了。”

“雪碧清倒確實是有那麼幾分本事。”

“據兒,父皇這段時日,怕是要好生修養一段了,朝中大事便交予你了。”

“你也已長大成人,父皇親手為你加冠,你是軒轅皇朝太子,也該承擔這份責任。”

“問有不懂的,可去問儒家掌教,武有不解的,可去問四大統帥,有他們輔佐你,父皇很放心。”

“待父皇修養好了,便要去試試閉關了。”

“放心,父皇會成為你最堅實的後盾。”

“那些老家夥們,就該回到曆史的塵埃之中,失敗者就得要有失敗者的樣子!”

——————

天下五洲好似又趨於平靜,無人鬨事、無人掀起大的波瀾,甚至並無紈絝子弟當街強搶良家婦女,鬨出些什麼笑話之內的。

修行界.寧靜的如一潭死水。

但所有人卻又明白,這不過是短暫的,待到雨師卷土重來,天下將為之傾倒!

風伯、雨師,九黎、蚩尤。

如座座大山壓在他們心頭,令眾人喘不過氣。

葉楓收拾好東西,背上重尺與量天尺,便準備出發。

他要去完成自己的事兒了。

“趙姑娘,這段時日多謝你的照顧,此次一彆,咱們後會有期!”…。。

“保重。”

趙清寒對他說道。

葉楓笑著回應。

“保重!”

而後,他便頭也不回地離開皇城。

風伯雨師潛伏起來,修行界趨於平靜,葉楓要抓緊時間想方設法提高自身實力,同時探知雷公所在。

樁樁事件壓在心頭,他時刻不敢讓自己放鬆。

——————

林州城。

中州軒轅皇朝靠東的一座城。

城內南來北往有許多修士。

林州城並不大,與皇城、永安城等大城相比不值一提。

可近段時日林州城卻極其熱鬨。

因為這兒發現了一處秘境。

大水席卷五洲,天下萬民疾苦,雖曆經千辛萬苦治好大水,卻仍舊給五洲四海、黎民百姓留下入目狼藉之地。

人們在破敗的大地上重建家園、艱苦生存,治愈著大水帶來的悲痛。

可不知是何時開始,秘境開始出現。

初始無人知道,可隨著一處秘境的發覺,後續許許多多秘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秘境中存在許多危機,但卻也同樣存在許多機緣。

不少人闖入其中,並獲取了寶物、秘籍、術法、傳承,一躍成為萬眾矚目的天驕。

其實有些人並不想要暴露自己得了傳承,悶聲發大財永遠是最好的解答。

可耐不住有人得意洋洋,一出山便將消息傳得滿天都是。

於是,上古傳承之事火了。

諸多天驕都試圖獲取消息,探尋秘境。

且令人驚訝的是,那些傳承竟都屬不同流派,雖偶有相似,可其內在理念卻截然不同。

不少人為之驚訝,想要深入研究。

如今這林州城出現一秘境,又豈會少人。

“人還真是多啊.咱們慢了一步,不知還有沒有可落腳之處。”

“怎麼看都沒了那些個地方怕是早早就被定了,可惜咱們不在東邊,若是在東邊.”

“可以了,你沒瞧見,佛門那些家夥如今還在路上呢。”

“佛門來這兒做什麼,他們又不需要這些。”

有那位佛子在,還需什麼好東西?

“誰會嫌自家好東西多的?佛經佛法終究是修行之法,觸類旁通這道理又豈會不懂?何況那位如今還與司家老祖天曉得何時才會破封而出。”

“哎呀,彆提這些了彆提這些了,能不能讓我好好懷念下那些老家夥還沒出現的時候?”

有些人抱著頭隻覺頭疼。

先前那些老家夥們未曾出現時,修行界雖略有摩擦,卻也隻是小矛盾,絕無爆發大爭鬥之可能。

可自從上古降臨,那些老家夥們紛紛出現,他們那悠閒平靜的日子一去不返。

南州動亂、大雨磅礴.五洲四海被他們擾成了什麼樣?

如今好不容易歇了歇,大夥兒能安穩過日子了,你卻還要提這些事兒?

小心我和你爆了!

不少人咬牙切齒、怒目圓睜,一副隻要你敢提,我便敢咬死你的模樣,也令得眾人對此事三緘其口。

隻是這些上古秘境,顯然是過去時代所遺留的寶物,咱們無論如何都已然是與這上古不可分割了。

“不可分割歸不可分割,可你希望是秘境多些還是那些老家夥多些?”…。。

“.秘境。”

“那就對咯,咱們秘境裡有寶物、有傳承、有秘法、有術法,那些老家夥有什麼?也配和秘境相提並論?不如秘境一根。”

諸位對視一眼,果斷決定放棄考慮那些老怪物之事,將目光聚集於那秘境之上。

“聽說,那秘境乃是又一未知時代的產物,不知諸位如何看?”

“我躺著看.”

目前已知的三個時代,人皇軒轅時代、共主禹王時代、二十萬年前動亂時代。

如今又出現了秘境隻是可惜,那秘境內不曾有過去時代記錄,而僅有些許的傳承。

從未有人知曉這是何等時代。

“若是那麼多秘境分彆代表不同時代,那就讓人覺著有趣了。”

“怎麼可能,那麼多時代得過去多久?我覺著應當是一個時代.”

“一個時代冒出那麼多傳承?我覺著這笑話挺好笑”

“不過那些流派好似都以什麼家什麼家來傳遞.占星家、卜卦家、工家、計然家不知這次會是什麼家。”

“哈哈,不會是如兵家、法家之類的吧。”

“誰知道呢。”

——————

“同一時代的傳承啊哈哈,這倒是有趣,公輸中一,你覺著呢。”

酒樓上,一群公子哥兒正在花天酒地。

下方修行界眾人的討論自逃不過他們耳去。

不如說,他們同樣也是瞄著那秘境傳承而來的。

上古時代傳承無論是否強大,又有誰可抵擋如此誘惑?

要得到!

定要得到!

絕不可讓與他人!

被換做公輸中一的男子笑了笑。

“是否是同一時代又有和關係,隻要得到手便行了,不是嗎?”

並非儘是他一人如此所想,而是所有人那些東西是什麼時代、為何會出現,那與他們這些年輕小輩有何乾係!

他們需要的,是得到那些東西!

“嗬!”

其餘人對視一眼,皆冷笑出聲。

彆瞧如今還可在一起喝酒,等出了這門,他們便是敵人!

——————

秘境那自然是白某人的又一手筆。

既然想要讓諸子百家出現,實現百家爭鳴、百舸爭流一局麵,自然得要下些血本。

對許多人而言,喊得出名兒的諸子百家也就那麼幾個。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其實也的確差不多是如此,畢竟傳承自謀武帝之後,其餘學派幾乎都被打壓,名家、雜家、小說家、縱橫家、墨家.

能活躍在獨尊儒術後的大家,幾乎都傳承許久,各有優勢。

如法家、兵家、醫家。

可實際據藝文誌記載,數得上名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家,共四千三百多篇著作。

後續經籍誌、四庫全書總目等書更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隻是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

最終歸納而言隻有十二家被發展成學派。

白某人拿出的那些,其實都是早已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諸子百家,至於白某人如何弄出這些無所謂,係統會出手。…。。

他這會兒想著的,便是利用諸子百家這一時代補充設定,並讓修行界擁有充滿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那種境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