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公輸機關術!(求收藏求支持)
往後一段時日,公輸中明與陸星一同在五洲遊曆。
其實說是五洲,也就隻有中州。
無論公輸中明或是陸星,都知曉自己方才不過剛剛接受傳承,對傳承術法與修行神通並不了解。
他們需一步一步從頭而來。
因而他們第一站,是尋常凡間。
陸星問公輸中明什麼是機關道,公輸中明也不清楚,說不上來。
隻是覺著與各類器材打交道,將它們組建起來,化作一頭可肆意行動的不同生物。
如虎添翼、畫龍點睛,隨心所欲地天馬行空,十分的讓人向往,覺著這實在是太棒了。
就如那機關大鳥。
公輸中明看著覺得好厲害、陸星也羨慕不已。
更有機關窮奇,威武霸氣、強大高傲。
隻要見著,便想要擁有。
這便是機關道的魅力。
他甚至想著,自己是否要將機關大鳥拆了,而後試著能否重新組裝。
但好在這念頭迅速被否定,否則當今修行界唯一存活的機關大鳥就要隕落於此。
二人商量一番,覺著從頭再來。
自基礎一點一點打造,將手藝一點一點打磨。
因此來到人間,以雙足丈量大地、以雙眼窺探學識、以雙手觸碰感覺。
他們從建造小小的木椅、到小小的木桌、再到房屋結構、庭院設計。
從尋常百姓之間汲取曆史的智慧。
公輸中明開始並不覺著能在人間學到本事,可陸星說。
公輸機關,能不已法力作為使用、能讓凡人飛上天空,為何公輸機關會有如此技巧?公輸機關一開始之誕生源於何處?
魯班祖師,因何而創造機關道?
不以法力為催動.借助工具而戰鬥.
這是唯有凡人才會擁有的舉動。
若是修士,那麼便是陣法、符籙、法器。
這些話讓其大為認可,而後沉下心於人間行走。
他們幫助了許多人修築房屋、修複工具,見著了人間諸多能工巧匠,學習了眾多打造手法。
最終,公輸中明為感謝人間教導,開始思索如何能讓凡間百姓過得更好。
他以鐵鏈齒輪,以城橋為契機,修築了可讓人輕易跨越十幾層樓的方法。
隻是若要不已人力為攻擊,那麼便需要法力。
那麼,是否可讓法力儲存於某一物件中,將這物件放置於期間,令其自主運轉?
可是,這些東西需要人力補充,是否可讓那物件主動吸收天地法力,實現永不枯竭?
嗯.好吧,其實這些主意修行界早便有了,他們也隻是完善一些,讓天下萬民即便無有修士相助也可輕鬆一些。
還有開墾田地之法.讓他們更為輕鬆、無需再如此勞累。
他留下了許多東西,隨後於人間閉關,開始認真理解公輸機關術。
老掌教傳下的功法蘊含萬千知識,本以為打好基礎,終可窺得公輸機關的他當即覺著自己不過如此,還遠遠不夠。
機關術之學習,蘊含操控機關、打造機械、修複損壞、了解材料、刻印陣法,且還有進攻所用的進攻機關獸、守城所用的守城機關。…。。
甚至那將不同材料連接一起,構築成機關獸的釘子、器材、齒輪,光是樣式就有上萬。
他再次理解了機關術的奧秘與強大。
人間學習的這些知識,隻是讓其略微有所了解機關術。
那麼多東西.他能學好這些嗎?
不,他定能!
於是,他們第二站來到了城池內。
如今天下百廢待興,無論天下萬民或是各方勢力,都在重建修行界。
城池不僅隻是城牆立好便可,還要打造陣法、留下烙印、備齊材料,城牆之上還要有諸多器械。
工程及其浩大。
尤其是三言兩語便可說清。
公輸中明與陸星來到中州南部,一座不算偏遠,但卻也並不算繁華的城池,寧今城。
這兒的城池城牆需認真打磨,在這兒有學習機會。
於是二人來了,並表示他們有些小本事,希望能跟著學習。
若是一般小子前來,定不會得到城主認可,但公輸家傳承者這一名頭還是好用的。
他們留在這兒一段時日,跟著手把手了解了城池構造、陣法知識,隨後又將機關術運用與城牆之上。
說來,公輸中明想起了自己在秘境牆壁內見著的那巨大城池。
明明是城池.卻可於大地間行動。
先前他覺著這簡直是匪夷所思,如今卻覺著,並非不可行。
至少他想著,若是將機關術打造成城牆模式,在地下建造一機關傀儡,是否可弄出一機關城?
他將此事埋藏於心中。
想著。
終有一日,他要打造出可移動的機關城,可遮天蔽日的機關飛鳥、可攻城拔寨的機關巨人。
他要將這些自己覺著匪夷所思的東西,一一打造出來!
機關真有趣呀!
如此又過了一段年月,公輸中明逐漸在軒轅皇朝嶄露頭角,他學習了陣法與技術、觀摩了城池構造與整體,完成了自我成長,逐漸長成了一合格的機關師。
不少城池都想要讓他去看看,城池是否完善,是否還有什麼需要改造的。
他並未拒絕,一一前往。
軒轅皇朝南部諸多城池都被他所了解,不少人都將其奉為座上賓。
甚至一些大族也想要讓這位唯一的公輸機關傳人去為自己的宅院府邸弄些機關。
而輾轉各地,最終他們來到了最後一處地。
安南城。
安南城,乃安南王鎮守之地,亦是軒轅皇朝南部最中心處。
安南王聽聞公輸中明大名,因而請其過來看看,公輸中明自然不會拒絕,收到邀請當即便來了。
二人一路翱翔,機關大鳥在安南城外落下,而後便再安南城護衛的接待下向著王府而去。
安南城入口不少人排隊等候入城,瞧著有二人輕易地從VIP通道過去,便好奇的問。
“那兩人誰啊,穿著也不似達官貴族,為何能被如此大張旗鼓地迎接?”
“那侍衛應當是王府的吧?安南王竟如此重視那二人?”
有曉得的人笑咯。
“那兩人你們都不認識?”
“那可是咱們這兒後起之秀,公輸機關傳人知道嗎?就是他們。”…。。
“有本事的呢。”
公輸機關傳人?
有人驚呼。
“就是那個製造出各種不同機關,還能參與城牆修築的公輸家傳人?”
“就是那個。”
“難怪.我要是和他一樣有本事,我應該也能成為安南王座上賓吧.”
“可那不是一人嗎?怎地有兩人啊?”
“聽聞其中一人的助手,跟著學習的。”
“原來是這樣啊.”
不少人竊竊私語,也都傳入了公輸中明與陸星耳中。
陸星不由打趣:“看,你如今這名兒可都傳到這兒來了,南邊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哪有.我也沒做些什麼.”
二人說說笑笑來到安南王府。
雖不是白玉階梯、金石鋪路,卻也高端大氣、威武不凡。
“不愧是安南王府,就是不一樣。”
在管事帶領下來到大廳門前。
“二位,王爺就在裡邊兒,請。”
邁入大廳,一早已在此等候的男人放下茶杯,站了起來。
那是一魁梧的大漢,虎背熊腰、身強體壯,身上也並非是那什麼所謂王爺的貴重衣裳,而是一身練武服。
“二位便是中明小友與陸小友了吧,哈哈,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王爺客氣,陸星(公輸中明)見過王爺。”
“不必多禮,快些請起。”
安南王對著管事道:“備好酒菜,收拾好兩間客房,本王與兩位客人不醉不休。”
“是。”
安南王十分熱情,二人還未說些什麼,便被安南王摁著坐下,並問了他們這些年月去了哪兒、經曆了些什麼。
二人將不該說的隱瞞起來,簡單解釋了下在人間的行為。
這令安南王十分佩服。
“行走人間,造福民眾,說來簡單,做來卻不是那麼容易,能靜下心來,真是令本網佩服。”
“王爺謬讚,我們也沒做些什麼.隻是稍稍的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已,比不得王爺。”
“欸,哪裡的話,造福萬民還分什麼功勞大小、貴賤高低嗎?你讓他們活得更好、更方便,這就是你的功勞,不必妄自菲薄。”
說了一些他們的好話,安南王方才入了主題。
“二位想必也知本王此次請二位前來所為何事。”
“城牆修繕工作雖說一直在緊趕慢趕,但安南城終究是南邊第一大城,事關緊要,我等馬虎不得,太子下令,定要讓城牆堅不可摧,可擋諸多天災。”
“但城牆多年來都是如此,陣法、材料,而後便沒了,咱們修來修去都是如此。”
“本王想著兩位如今有本事,修築南邊如此城牆,每每都令城主驚喜萬分,他們許多消息都上遞到本王這兒,因此,本王也想請二位看看安南城。”
雖早有預感,可聽得安南王親口所言,公輸中明還是不免有些激動。
安南城.這可是安南城呀。
軒轅皇朝一都四城三十三府道,都是皇都、城是東南西北四大城,三十三府道是偌大軒轅皇朝劃分而出的各大府。
安南城為南方中心,乃安南王親自鎮守之地,地勢險要、威武雄壯,能負責修繕這兒的,都是軒轅皇朝鼎鼎有名的大師。…。。
如今公輸中明有資格參與其中.如何能不令人驚喜。
他滿臉喜悅地站起拱手。
“謝王爺讚賞,我必當竭儘全力!”
“好!有中明小友這話,本王就放心了。來,吃,明日本王便帶你們去看看城牆!”
一頓飯後,主客儘歡,二人被王府下人帶到了休息地。
陸星拍了拍公輸中明肩膀。
“恭喜你,如今接下了這安南城修繕工作,一旦做好,便要名滿天下,入上麵法眼,公輸機關怕是要出儘風頭了。”
多年歲月過去,那些各門各派也逐漸於修行界中有了聲音,輾轉南邊各地,他們也聽到了不少多了秘境傳承的消息,見了也有不少人。
隻是他們如今大部分還處於迷茫之中,不知該如何行事。
小部分知曉未來的路如何走,正在向前邁進。
但都比不得公輸中明。
他身為最早一批得到傳承之人,早早便確認了自己未來之路,不曾迷茫或退縮,穩紮穩打、腳踏實地,如今到了這會兒,怕是所有傳承者中走得最遠的。
這為其日後開宗立派、廣收弟子打下了堅實基礎。
老掌教要讓公輸機關傳遍天下,如今他一步步慢慢地走上來了,雖有些辛苦,卻也令人激動。
他不禁有些開心地摸摸腦袋,傻笑著:“嘿嘿.”
“對了陸兄,你的占星術呢?”
自己如今好起來了,卻也不能忘了好兄弟。
他愈發出名,可陸兄卻好似什麼都不曾變過。
占星術是否有了精進、傳承是否有所進展、名聲也全在公輸中明身上。
這些年月,他好似隻單純地在跟著公輸中明來回奔走,從未考慮自己。
這令公輸中明很是愧疚。
“哈哈,中明,咱們一起這麼久了,你還不了解我嗎?不必擔心,我自有我的想法,你隻需向前即可。”
“真的嗎?”
“當真。”
他還想再問,但最終還是在對方拍胸保證的目光中咽了下去。
第二日一大早,二人便隨著安南王來到了城牆之上。
修行界的城牆與尋常城牆不太一樣,高達百丈、長寬數百裡,自上而下遠遠望去,如一頭匍匐於地的洪荒巨獸。
城牆還未完全修築,有許多修士正以法力操控材料,將其切合一起,看著有些不太完整,但即便如此,僅憑那上麵的陣法符文、法力符咒,便令人膽戰心驚。
這便是安南城!
這便是南邊第一大城!
“二位小友,不知如何啊。”
二人哪兒見過如此大城,高聳入雲、巍峨雄壯,比之山嶽也不遑多讓!
“我、我真能參與修繕這兒的工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