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豈會聽不出對方話中的深意。
一個像是在說:我妹子以後就交給你了。
一個信誓旦旦道:大舅哥你放心,我一定會給她幸福的!
兩人心照不宣,卻達成了完美的默契。
“對了,法治天下已經開始實施,可這儒之教化,你可有思路?”
沒了紅蓮在這裡搗亂,範季和韓非終於可以聊正事。
在儒家傳統中,法律不僅僅是一種規範行為的製度,更是一種行為教化的手段。
儒家傳統思想認為,人性本善。
而荀夫子卻持不同意見。
他覺得,人性本惡。
與儒家傳統思想可謂是背道而馳。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荀夫子可以接受範季的掄語學說,又為什麼他一個大儒卻能教出韓非和李斯兩個法家來。
“法治天下,儒之教化”的意思,就是指以法律來製約天下的行為規範,用文化知識來育人。
正如範季所言,法治天下,可以用製定法律,嚴格執行在全國實施。
而這儒之教化,卻沒那麼容易了。
現如今,能夠接受教育的人非富即貴。
但這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人?
每個國家,最多的還是那些上不起學,沒法接受到教育的百姓。
儒之教化光是影響那一小部分人不行。
要想順利實施,影響全國,長久下去,還得教化民眾!
韓非沉吟不語,暗自琢磨了半響。
才麵有難色道:“教化全國民眾,這何其之難。”
範季表示對他這句話的認可。
開口道:“確實艱難,而且這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接著他又話鋒一轉:“但如果在全國開辦學堂,讓普通人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就可以從這一代開始影響他們。”
“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接受教育的人會越來越多,人們的思想也會得到提升。”
韓非看了他一眼,苦笑道:“我何嘗沒有這樣想過,但其中還是有著眾多難點在裡麵。”
“雖然現在有先生的紙張和印刷術,教育成本得到了大大的縮減,但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得起的。”
“最關鍵是,現在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勞動力的多少才是家中根本。”
“他們又怎麼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學這些之乎者也的儒家之道。”
“於百姓而言,有這工夫,還不如多犁幾畝地來的實際。”
韓非的話不無道理。
百姓們最大的願望,便是可以吃飽飯。
家中勞動力的多少,直接關係到每一個家庭收成的多少。
如今的百姓自己是沒有地的。
土地都在那些士族豪紳手中。
想要種地,那就需要從他們手裡租。
畝地的收成,出去租費、稅收,剩下來的才能是他們的。
所以家中勞動力的多少,直接關乎著他們能租多少的地。
範季淡淡說道:“那如果,上學堂可以免費,更可以改變命運呢?”
韓非忽的愣住了,怔怔地看著範季。
欲言又止的樣子,似乎是想問他是不是在開玩笑。
上學堂免費是什麼意思他能理解過來,但這入學改變命運又是個什麼說法?
“這.....還請先生賜教。”
韓非很快鎮定下來。
他知道範季的想法獨樹一幟,很多都是彆人想不到的。
說不定真有實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