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為什麼雕像會裂開(2 / 2)

以他的身份和為儒家做出的貢獻,荀夫子和他們也不會說什麼。

但你既然選擇拜,又為何要從中作梗?

儒我儒家儒聖雕像?

“不對。”

伏念在荀夫子平靜的目光中搖了搖頭,說道:“弟子雖然愚鈍,但也能看得出來,國師並非心胸狹隘善使鬼魅伎倆之人,儒聖雕像不是他動的手腳。”

此話說完,荀夫子毫無表情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

他見伏念滿是困惑,出言問道:“還是想不到嗎?”

伏念緊了緊眉頭,抬手欠著身子道:“是弟子愚鈍,還請師叔明示。”

荀夫子黑著臉,教育道:“你不是愚鈍,你是不敢想而已,你啊,做事雖然嚴謹,但即太過墨守成規。”

伏念能夠作為儒家當代掌門。

學識和智慧肯定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就像荀夫子所說的這樣。

他這人做事一板一眼一絲不苟,交給他的事情,總能辦好,從不出錯。

這是伏念最大的優點。

這樣的人當掌門,讓人放心。

但缺點就是,他思想太過刻板。

不能推陳出新。

守成有餘,卻開拓不足。

這就是缺點。

伏念對荀夫子這褒貶不一的評價毫無不滿,態度陳懇恭敬道:“弟子謹記。”

荀夫子瞥了他一眼。

“你謹記個屁。”

都謹記了這麼多年了,我都說過這麼多次了,你改過嗎?

“罷了罷了,正因如此,你才是伏念,才是儒家掌門。”

荀夫子也想開了。

人非聖賢,自然不能做到事事完美,處處無瑕。

伏念這謹慎規矩的性格,對儒家今後的發展來說也並非壞事。

伏念不急不餒道:“弟子這次一定謹記,隻不過……還請夫子解惑。”

他還是想知道,儒聖的雕像為什麼會好端端的裂開。

荀夫子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扭頭看向了門外。

抬高聲音道:“子房,你來說說是為何。”

伏念詫異地朝門口看去。

卻見原本空無一人的門外,突然從旁邊走出來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

此人正是荀夫子口中的子房,張良。

“學生見過師叔,見過掌門。”

張良被荀夫子給逮了出來,進來後顯得頗為尷尬。

伏念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問道:“你躲在外麵做什麼?若是讓學子看見,成何體統。”

張良是他師弟,在儒家中輩分不低。

你一個師叔輩的人趴在門外偷聽,讓彆人看見了會怎麼想?

你以後還怎麼教人禮節?

張良抿了抿嘴,小聲反駁道:“外麵人都散了,我看著的呢。”

意思就是,我又不傻。

荀夫子出聲打斷他道:“行了行了,下次若是再敢這樣,老夫的板子可不留情。”

張良聞言果然不敢再說什麼。

“喏,弟子謹記。”

“哼。”

荀夫子從鼻腔裡哼了一聲。

他掃了眼伏念:“你們倆一個德性。”

這也是一個口口聲聲說謹記卻怎麼也改不了的。

“伏念剛才的話你也聽見了,說說吧,你是怎麼看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