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季聞言笑道:“保百姓之平安,衛大秦之安定,本就是本座該做之事。”
“此戰大捷,乃大秦臣民上下一心的結果,功勞應在全國臣民百姓,而不在本座一人。”
“陛下若是真想賞賜,不如便免徭役三年吧。”
獎勵嘛,太後娘娘會給的。
他還不如和嬴政提些實質性的東西。
文武百官聽後心中一震。
無不麵露驚愕之色。
隻因範季此戰功勞甚大。
這不僅僅是打了一場勝仗,更是讓剛統一的大秦全國百姓看到了秦國的威嚴。
這份功績足以載入史冊,名垂千古。
不論是他現在提出要什麼樣的賞賜,嬴政應該都會答應。
可是現在,他卻分毫賞賜不要。
隻讓贏政免除徭役三年!
人群中的韓非低聲喃喃道:“徭役少則民安,民安則下無重權,下無重權則權勢滅,權勢滅則德在上矣。”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減輕徭役負擔,百姓就安居樂業,百姓安居樂業,各級官吏借權勢作威作福的機會就少,各級官吏不借權勢作威作福,人民就會感激君主的德政。
韓非深吸一口氣。
暗道:“國師好計策啊!”
天下初定,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發展!
而是穩!
要能先穩定下來,才能再徒發展!
徭役與賦稅不同。
徭役指得是平民百姓到了一定的年紀,在一定時期內,或者是特殊情況下需要承擔一定數量的無償社會勞動。
比如說兵役、力役、雜役等。
這樣就會耗費百姓們大量的勞作時間。
從而使得田地減產等一係列影響。
秦國現在初定,要想穩,就必須要把百姓們的收成和生活水平提高起來。
免除三年的徭役。
他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去開墾耕種。
等到三年之後,免除徭役的期限到了,秦國也穩定下來了。
如果好端端的要免除徭役,那些權貴肯定不會答應。
因為徭役期間,那些免費的勞動力與其說是在幫秦國出力,不如說是幫他們乾活。
但現在範季用自己這碩大的功勞來免除三年徭役。
那些權貴就不敢說不答應。
這個要求是國師用自己的戰功換的。
誰若不服,你再打一場這樣的仗來,讓皇帝收回成命。
範季的謙讓和韓信在西陲時想要謙讓截然不同。
一個是因為前者已經賞無可賞,嬴政隻好問他想要什麼。
二是他的身份和韓信乃是天差地彆。
他能和贏政討價還價,而韓信卻沒有這個資格。
朝廷給他什麼,他就隻能要什麼!
贏政心中一動,萬分詫異地看著範季。
目光顯得異常柔和,看得範季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其中緣由隻有韓非和李斯等少數幾人才知道。
贏政之前就曾為秦國該如何發展,怎麼穩重中求快的恢複生產而憂愁。
現在範季的這個要求,直接就解決了他的煩惱!
他心裡當然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