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風雲激蕩,江山震動III(2 / 2)

一名龍武軍的團長策馬來到北城前,在弓箭的安全範圍外停駐,然後拿出了土喇叭:“我乃龍武軍團長,奉涼王令,前來見李岩,還請城樓守軍通報。”

見不見?

李岩不想見,但他環顧了一圈,手下不少人的眼神都有些殷切,這個仗打成這個樣子,他們困守當塗孤城,已經是沒了生機。

“哎...”

李岩歎了一口氣,不是他沒本事,而是大勢在此,他可以選擇逃跑,他相信以他的本事外加上那數千南陽起兵時的心腹,他有能力可以逃跑,但是如他所說,隻要是跑了,日後他們再想翻身,那便是登天般的難度。

“在下龍武軍團長李漼,與李將軍還是同姓...”

李漼上來先套了一個近乎,然後再抱拳:“涼王殿下就在當塗城外,我家王爺讓在下告訴李將軍,王爺深感李將軍之才華,不忍泯滅在當塗城中,大明還有許多地方用得上李將軍的地方,王爺他在當塗城外等李將軍與之一起把手相談,論天下之英雄。”

陳操來了...

給了棗子,當然也要打一棍子,這是陳操的慣用手段。

李漼再道:“我家王爺還說了,請李將軍看在當塗城數萬無辜將士的麵子上,放棄抵抗,王爺絕對既往不咎,現在當塗就是一座死城,李將軍當也知道,江北的楊麒沒有能力再救你們,能救你們自己的,隻能是你們,望李將軍珍重...”

.

陳操親自來當塗那也是衝著李岩而來,換做其他人,他可沒有這個閒工夫,再者,陳操不是李自成,他可是一個有文化又有抱負的人,豈能是李自成那種泥腿子可以比的。

李岩進入大營之時,陳操親自出營相接,那個白衣翩翩的秀士,果真是氣質涵養俱佳。

李岩得陳操出營相迎,也是受寵若驚,連稱‘不敢’...卻也被陳操迎入了大營之內。

隨後,困守當塗的近六萬軍隊全部投降龍武軍,這幾萬人會被陸續送去蘇州與鬆江大本營,甄彆良家子與兵痞子之後,分彆編入新軍訓練營和做勞工。

陳操帶著李岩先行趕回南京,然後命令唐開年留下部分軍隊分彆駐紮當塗沿岸之後,再開回大勝關,防備江北的楊麒。

“以龍武軍23、24、25師三個師分彆占領池州、寧國與徽州三府,除了防備楊麒會從池州偷襲之外,重點還是預防江西湖廣兩省的北軍南上,”

陳操看著眼前由作訓參謀製作的全新南直隸地圖,不禁點點頭:“南直隸在江南的州府現在大部分都在咱們手裡,廣德府太小了,等到寧國府肅清之後,派兵去進駐即可,如此,整個南直隸在江南的州府便儘在咱們手裡。”

說完陳操看著站在一旁的李岩,笑問道:“長信的身份我是知曉的,你有自己的抱負,隻不過你的選擇方式不對,跟了本王之後,讓你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王霸之業。”

李岩躬身:“學生願意從頭學起。”

.........

遼東,廣寧中、左屯衛,錦州城

“當年這裡曾是袁崇煥那廝的治所,隻不過現在...”

皇太極說的是漢話,周遭的全是覺羅一係的大將,在他稱帝之後,範文程、寧完我和投誠的顧麟生等便積極的向皇太極建議推行漢話,理由也很簡單。

‘陛下若要統治中國,行滿漢同文才是大計...’

皇太極是個善於學習的君王,便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日常百姓說滿語之外,所有人在官方場合必須說漢話,軍情聖旨等皆用滿漢同文書寫。

顧麟生是個才子,為了在皇太極眼前掙眼球,在崇禎四年莽古爾泰征漠南蒙古的時候跟隨出征獻策,大勝而還,受封禮部左侍郎高官。

就在今年,顧麟生言‘大明乃火德,我大金國號被火所壓,當改國號,以顯征服明人之天意’,此言一出,少文話的皇太極當即言大善,然後再次聽從顧麟生之建議,以水壓火,當改大金國號為‘清’,是為大清國。

皇太極大喜,當即表示要‘順應天命’改元,並將國號大金改為‘大清’,並且要死不死的改元崇德,若是皇太極知道朱由崧用過這個年號,定然會立刻拋棄。

顧麟生覺得不夠,便再次建議將女真族改為滿洲族,從族群上的‘水德’來壓製屬於火德的明國上下。

皇太極大喜過望,認為自己得了一個高才,於是將其徑直升官為禮部尚書,這也讓顧麟生在如今的大清國內混的是風生水起,與範文程、寧完我等人一起平起平坐。

“如今整個蒙古都歸附與朕,諸位愛卿,明國的氣數當儘了...”

皇太極輕輕轉頭看著身旁不遠處的代善:“禮王,蒙古人什麼時候到?”

代善躬身:“陛下,按照日程,當在近幾天。”

皇太極呼出一口氣,然後與眾人一起進了錦州城:“派人去催,蒙古十萬人一旦抵達,即刻發動滅明之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